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正文

关于对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导检查情况的通报

来源:江西省教育厅-江西教育网 发布时间:2008-06-24 00:00:00
业务部门:江西省教育厅    



关于对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导检查情况的通报

赣教督字〔2008〕5号

各市、县(区)教育局:

根据《关于对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赣教督字[2008]2号)精神,4月15日至22日,省教育厅对安义县等18个县(市、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督查组通过听取县(市、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实地察看有关学校、查阅档案资料、召开教师座谈会以及个别访问教师等方式进行。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落实和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险机制,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归口管理、增加教师编制、补充教学人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校长教师培训、保障教师工资和津补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为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以主题教育为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各地各校普遍开展了师德师风、行风、校风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爱岗敬业奉献教育。永丰县、遂川县、分宜县在教育系统开展了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四点希望”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教师以身立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资溪县高田乡开展的“校家同创”、“关爱留守孩”工程效果明显,涌现出了一大批以校为家、长期扎根在山区任教、师德高尚的教师。都昌县开展了“爱岗、善学、创新、励志”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八个一”工程。鄱阳县深入开展以“三爱”(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成才)、“三争”(争气、争先、争优)等主题活动,倡导教师热心爱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全方位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分宜县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贯彻落实《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和《新余市中小学教师“十条禁令”》的要求,成立师德师风督查组,严肃查处师德师风违纪行为。

2、抓好评优评先表彰活动,建立目标管理考核。永丰、遂川、信丰、定南、浮梁、余江、都昌等县每年在教师节期间开展一次评选百名全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评选活动,县委、政府隆重召开表彰大会。南丰县、遂川县、婺源县建立教育教学奖励制度,专门用于奖励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学人员。近年来,涌现了一批省、市、县师德、教学先进个人和集体,营造了崇尚师德、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3、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大多数县(市、区)理顺管理体制,校长、教师队伍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安义、奉新、分宜、余江、浮梁、信丰、安远、定南、上栗、上高等县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人事管理、学校行政领导的选拔、聘用、新教师的聘用审批及教师调配均由县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副科级以下级别的校长及学校中层干部由县级教育部门负责考察、选聘。

4、关心教师生活,提高教师待遇。各地党委、政府对广大教师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努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切实为教师办实事。做到教师工资每月按时足额拨付到个人帐户,无克扣、拖欠、摊派现象。教师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津补贴补助工资等均按有关规定落实到位,对农村边远山区教师实行了补助津贴,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生活福利待遇。分宜等县财政对在编在岗农村教师实行分类分档发放岗位津贴。

5、强化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经常开展对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新课标新教材培训、英语专业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骨干教师的培训等,做到了培训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有通报。资溪县注重搭建教师提高素质的平台,涌现了一批专业素养较高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创建一批江西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安义、永修、上栗、上高县实行“双向互动”,即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农村教师进城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农村教师素质。婺源、浮梁、遂川、鄱阳县制定推行了多种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实行“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县城中小学教师到乡镇定期任教服务制度、鼓励引导县城富余教师到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校任教。

为加强学校自身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各地各校普遍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通过校本研究,充分发挥了校内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全体教师主动参与教改和教研的积极性,形成了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地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均达到了公用经费5%的标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在部分县还没有完全落实。永修、都昌、鄱阳、浮梁县中小学副科级以下的干部没有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资溪县、南丰县教师职务评聘职能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尚待完善。

2、农村教师数量普遍不足。由于不少农村中小学按班师比达不到要求,致使许多课程开不齐、开不足。有编不补充正式教师的现象在部分县(市、区)存在,鄱阳县缺编700多名教师,余江县缺编500多名教师。各校自聘临时代课教师的现象比较普遍。

3、一些地方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学历偏低,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具体表现在:一是临时代课教师较多;二是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三是不用普通话上课;四是教师年龄老化;五是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英语、信息技术和艺术学科的教师比较缺乏;六是教师拔高使用等情况。

4、农村教师职称结构比例不合理。永丰、遂川、信丰、安远、定南、南丰、资溪、分宜等县教师中、高级职称数比例偏低,由于职数有限,评上不能聘任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教师可能到退休都聘不上,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师的合理流动。

5、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有待加强。永修县没有设置独立的教师进修学校,五年前与县职业学校整合为一体,教师的培训受到一定的影响。信丰、安远、鄱阳、奉新、上栗、永丰、遂川县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条件与上级规定标准有较大差距,校舍、教学设施、仪器装配等比较简陋,县政府要加大教师进修学校硬件建设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遂川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要按照少而精、专兼结合、合理流动的原则,根据进修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广泛聘请高校、科研系统的专家学者、社会各行专业人才和优秀中小学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努力建设一支集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培训者队伍。

6、教师“阳光津贴”不到位、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余江、永修、都昌、上栗等县教师“阳光津贴”县财政未列入预算,致使学校经费压力大、教师待遇低,农村教师的住房公积金未落实到位。奉新、安义县中小学教师津贴没有达到当地公务员的标准,其中20%津贴由乡级财政支付,每年1600元由学校自己解决,教师的津补贴无法全部落实。鄱阳县师训经费没有足额拨付到位。浮梁、婺源县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经费县财政没有列入部门预算。

三、督导意见

1、各地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对中小学校长、教师的权限管理,把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的选拔、任免、调配权归口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2、要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城市中小学班额过大的现象,及时调整补充教师。一方面要加大招聘中小学教师的力度,要根据全县人口居住分散,教学点学生人数少的情况,及时招聘教师,以解决农村特别是偏僻、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短缺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大“三定向”培养力度,提高教师质量。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配备要按照少而精、专兼结构、合理流动的原则,根据教师进修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广泛聘请高校、科研系统的专家学者、社会各行专业人才和优秀中小学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努力建设一支集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培训者队伍。

3、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中小学校特别是小学教师年龄老化,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的现象。尤其是要注重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体美学科的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要加强对进修学校的硬件建设,注重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趋势,重点加强教师培训的实验室和图书资料等设施设备建设。要确保教师进修学校的经费来源,按国家和省要求,教师进修学校要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要加大经费投入,使教师进修学校办出特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使之成为培养培训、教研的重要基地。

5、要按照国家和省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落实教师的各项待遇,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杜绝对教师的各种摊派行为。

二○○八年六月十九日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