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正文

关于2008年度“实验教学普及县”复查情况的通报

来源:江西省教育厅-江西教育网 发布时间:2009-02-11 00:00:00
业务部门:    



关于2008年度“实验教学普及县”复查情况的通报

赣教备字〔2009〕2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

为巩固“实验教学普及县”(以下简称“普实”)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全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管理和使用水平,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根据《关于2008年度“实验教学普及县”复查工作的通知》(赣教备字[2008]5号)精神,2008年11月22日至12月21日,省教育厅组织评估组对上栗县等九个县(区)的“普实”工作进行了复查评估。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8年复查评估的九个县(区)是:赣县、于都县、鄱阳县、永新县、青原区、黎川县、广昌县、莲花县和上栗县。通过评估发现,受评县(区)在“普实”达标后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得到了巩固与发展,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等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按照复查评估的有关标准,上述九个县(区)均达到复查评估要求。其中,上栗县、青原区、广昌县与赣县四个县(区)在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常规管理和实验教学等方面更具特色。

二、主要做法和成绩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受评县(区)在“普实”验收达标后,仍然坚持把巩固“普实”成果,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开展实验教学作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条件,做到“思想不滑坡,行动不松懈”。受评县(区)成立了“普实”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普实”迎检动员大会,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受评县(区)教育局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深入抓”。为使“普实”工作落到实处,鄱阳县教育局采取了领导带队分片包干的方式,督促指导学校对实验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自检,查找不足,认真整改完善。受评县(区)学校还建立了校长主管,分管校长主抓,实验教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日常管理体制。

(二)投入加大,基础巩固。受评县(区)中大多是国家级贫困县,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经费比较紧张。但多数地方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夯实实验室建设基础。一是投入专项资金推动实验室建设。广昌县政府拨付专项资金70万元,用于购置中小学实验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及图书资料;永新县政府每年单列60万元用于全县中小学实验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的补充;莲花县政府拨出50万元专项资金,为学校添置实验教学仪器。二是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实验室建设。受评县(区)都规定在中小学公用经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用于实验室建设。上栗县从中小学公用经费中统筹装备经费集中使用,近三年来为全县各校添置仪器约400万元,为26所学校装备了成套设备实验室,乡(镇)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均建有成套设备实验室,部分村完小也建有成套设备实验室。青原区制定下发《青原区信息技术教育2006—2008年发展规划》和《青原区教育技术装备2008—2010年发展规划》,确定生均30元/年的公用经费统筹标准,2008年全区统筹了133万元,全区有10所学校装备了成套设备实验室26间,13所学校的学生分组实验仪器进行了升类扩组。三是利用校建项目来带动实验室建设。黎川县在“义教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中,将实验室建设纳入进去统筹考虑,新建实验楼面积达14698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实验室建设条件。

(三)注重队伍建设,加大科研培训力度。受评县(区)重视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开展科研培训工作。赣县教育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实验教师的选配、培养、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和劳保福利等做了明确的规定;青原区每年举办二期培训班,给参加了培训班的实验教师颁发聘任书,并规定在三年的聘期内学校不得随意调换实验教师;广昌县广泛开展实验教学课题研究、论文评比和自制教具评选等活动,县电教站刘小毛同志撰写的9篇装备论文在《中国教育报》、《教学仪器与实验》、《物理教学》和《化学教学》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四)建章立制,管理规范。受评县(区)都统一制订并下发了实验室、仪器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实验教学做到有章可循、规范管理。上栗县建立了深入课堂一线听课的常规制度,要求教育局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了解学校实验教学动态,克服工作的盲动性,从而更好地指导学校开展实验教学工作。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于都县于都中学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成绩突出,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该校实验教师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仪器、药品的管理做到存放科学、布局合理,档案资料的保管做到整齐完备、规范细致。实验室管理工作做到了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学校淡化了“普实”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对实验教学工作的高度认识,没有深刻认识到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重大意义。个别学校迎检工作仓促,应付检查的痕迹比较明显,迎检材料不真实。一些学校学生实验开展较少,实验室经常闲置。

(二)实验室建设水平不够高。一些学校实验室及设备老化、陈旧,教学仪器种类不齐、数量不全,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于都县由于城镇化进程发展较快,城镇学校规模大、班级数量多,致使个别学校教室数量不足,出现实验室被挪用挤占现象。一些县(区)的实验室建设提高幅度不大,“普实”达标后兴建的实验大楼、学生实验仪器升类扩组和标准化实验室的数量都比较少,特别是实施了多年“一费制”政策的国贫县情况较为突出,如莲花县全县公办学校没有一间成套设备实验室。

(三)实验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业务素质不够高。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对实验教师的工作缺乏重视,专职实验教师设置较少,大多是兼职实验教师。兼职人员由于兼课较多,影响了实验室正常的管理;一些学校对实验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未能与任课教师同等对待,个别学校没有及时足额发放化学实验室工作人员保健津贴;一些学校安排不懂实验教学的人担任实验教师,其实验室管理水平较低。

(四)实验室管理不够规范。一些学校将化学药品与金属仪器、标本和模型混放一室;个别学校危毒药品管理不规范,把强酸随意放置在玻璃柜中,危毒药品柜制作不规范,标签外贴;一些学校把玻璃仪器、铁架台或光具座堆放、叠放;一些学校仪器室不经常打扫清理,仪器柜内灰尘较多,有杂物堆放在室内;一些学校仪器账目管理不够规范,有的仪器未入账登记,造成账物不符。

四、对下一步工作的要求

(一)进一步充分认识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中小学实验室是学校必备办学条件之一,是学校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实施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将其作为衡量当地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到对学校的综合评估体系中,要完善实验教学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定期督导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升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水平。要强化政府主导行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实验经费保障机制。要确保一定比例的中小学公用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和日常实验教学。在一些校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并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中小学的实验室建设。保证每个班级都能按教学计划正常开展实验课,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动手的机会,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要稳定队伍,全面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一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将一批学历高、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中青年教师和大专院校毕业生补充到实验教师队伍中;二是加强对实验教师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定期分批对广大实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三是制订实验教师岗位任期制度。在聘任期内,学校不得随意调换实验教师,切实保障实验教师队伍稳定;四是认真落实实验教师的相关待遇。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做到与任课教师一视同仁,及时足额发放化学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保健津贴。

(四)规范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要健全实验室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使实验教学有章可循,步入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学校要本着“宁可用坏,也不放坏”的原则,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齐开足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促进全面协调发展。

二〇〇九年二月九日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