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全省小学数学和语文优质研究课评选活动的通知

来源:江西省教育厅-江西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0-04-13 00:00:00
业务部门:江西省教育厅    



关于举办全省小学数学和语文优质研究课评选活动的通知

赣教备字﹝2010﹞2 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带动我省233个子课题学校参与了教学科研,促使广大中小学校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为了推广科研成果,充分发挥教育技术装备资源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根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有关要求,决定5月中旬举办全省小学数学和语文优质研究课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课程教学新理念,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精神。通过开展评选活动,展示各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上水平、显特色、有创新;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和可持续发展;选拔最好的课参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第十二届优质课观摩会。

二、组织方式

优质研究课评选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一是由各县(市、区)教育局按要求组织初选;二是各设区市教育局按要求组织复评;三是由省教育技术装备站具体组织有关专家对各设区市选送的课进行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省教育厅给予表彰。具体工作由省教育技术装备站落实。

三、有关要求

1、选课内容

上课内容由各地自行选定,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基础,最好选择“起始”课、或内容相对独立具有挑战性的课,如《亿以内数的认识》、《分数乘整数》、《数学广角》等。

2、参加单位

重点组织参与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的子课题学校参加,也可以让开展了相关科研活动、教学成果突出的学校参加。

3、参评数量

各设区市推荐到省里参加评选的数量,按照各设区市的小学课题数量和开展科研工作的情况确定,共确定36节课参加省级评选,其中数学课24节、语文课12节(具体数量详见附件1)。

4、上报时间

各设区市教育技术装备站于5月10日前将选送参加全省评选的课报到省教育技术装备站,同时将《江西省2010年小学数学和语文优质研究课报名表》、教案设计、测试题的电子文稿(用A4纸、四号字、宋体、word2003版本文档)一并上报。

5、各设区市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好本次优质研究课评选活动,把评选过程当作师资培训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评选的积极性,并确保选送的课能代表当地的最高水平。

四、评选方式

优质研究课评选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授课教师课前10分钟与学生见面,进行必要的沟通,但不能补课。语文阅读课需要课前扫除生字,可以和评委进行沟通,请学生所在学校进行必要的补课。

2、课前说课5分钟。说课重点为“本节课在落实学生发展目标所用方式、措施的特色和创新点是什么?具体怎样体现的?”

3、每节课上课40分钟(以铃声或哨声为准),不得提前或延长时间。

4、课后测试。为了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后需进行相关的测试和调研。测试内容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两个方面:一是测试本节所学知识效果;二是调研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习惯等方面发展情况。测试试卷分为两部分:①测试部分应有基本题、综合题、发展题或引导应用的问题,题型要便于学生迅速作答。如,可用判断题、选择题等。特别是语文测试题,要根据学科特点拟定题目,既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要简便易行;②调研部分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注意、习惯等内容为主,题目要简单明了,解答方便。测试题由任课教师自己拟定,经评委审核后确定。

五、评选标准

优质课要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几年来课题研究成果;发展性课堂教学和教学手段的设计确有实效;网络、课件、教具、学具的设计使用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物质化、非物质化等多种教学手段协调运用,具有创新性;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措施应灵活多样,并具有应变能力;学生参与活动面广,学习效果好;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会合作、交流和讨论;要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课改理念说明本课的独创性和原创性。

附件:1、《各地推荐优质研究课数量表》 2、《江西省2010年小学数学和语文优质研究课报名表》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三日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