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上的东华理工“好声音”
连日来,备受瞩目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东华理工大学审计处处长刘光萍带着江西省和东华理工大学师生的重托,同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齐聚人民大会堂,共商国计民生,积极建言献策,在两会上发出了东华理工声音,其观点受到代表们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东华理工大学审计处处长刘光萍
作为来自高校的女性代表,刘光萍将关注民生的目光投向“全面二孩”时代女性权利的保护。“全民放开二孩政策是国家为了调整我国人口结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但二孩政策出台两年,目前来看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究其原因,除了人们婚姻观发生变化,部分人因身体和高龄之忧导致的生育难度外,最关键的原因还是现在养育孩子成本高,孩子没人带,许多家庭根本‘不敢生、不愿生’。有人曾经计算过,在当前的中国,将一个孩子抚养成人,大致需要65万-200万人民币,更别说结婚成家之后的就业、住房问题了。此外,如果选择生二胎,妇女如何重返职场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为此,刘光萍代表建议,要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加大政策力度鼓励适龄妇女生育二胎,特别是面对大中城市的适龄期妇女,需要全方位给予支持,包括休假,物质补助,儿童(看护)教育、医疗等,同时对二胎后重返职场的妇女,要建立就业扶助政策。孩子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国家的发达发展动力,政策要打消生二胎的家庭顾虑,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出生率。
3月8日上午,江西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计划执行及预算报告。刘光萍在会上发言时表示,两个报告用详实的数据阐述了经济增长、就业、价格总水平、国际收支平衡等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创新驱动、民生保障等反映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指标进一步改善,总体完成情况是好的,给全国人民交了一本明白帐。国家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良好,部署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举措和重大任务,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要求,对标了习总书记在参加内蒙代表团讨论时提出的“要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表示完全赞成这两个报告。同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建议中央支持江西建设具有国际一流加工水准及品质的国家级高端精密制造与工艺研究中心。二是建议在当前国家层面制定的“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支持中西部教育事业发展”及“双一流建设”等这些大的政策背景下,对江西高校、尤其是如东华理工大学这类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的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更好地保障这些高校在国防军工建设、军民融合领域提高科技能力与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缩小江西高校与周边省份的差距。三是建议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江西对铀矿尾矿废矿处理技术、处理能力的提升,促进江西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