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教高字[2012]106号
各有关高校: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是教育部大学生学科竞赛重要项目之一,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协办。首届竞赛已在中国科技大学成功举办。
为了对接国家质量工程中关于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提高我省参赛水平和参赛质量,同时进一步激发我省大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积极性,提高运用大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推动我省各高校大学物理及实验的教学改革和交流。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资助大学生竞赛项目的精神,在征求相关高校意见的基础上,我省设立了“江西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首届竞赛已于去年在南昌航空大学圆满举办,今年决定在南昌大学举办第二届江西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竞赛面向全省在校大学生。专科生、高职生、本科生、研究生均可报名,竞赛不分组别。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目的
竞赛旨在激发我省大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积极性,提高运用大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推动我省高校的大学物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江西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三、竞赛委员会
主任委员:洪三国(江西省教育厅)、曾萍(共青团江西省委会)、雷敏生(江西省物理学会)
副主任委员:胡永红(江西省教育厅)、何兴道(南昌航空大学)
委员:方利广(南昌大学)、乐建新(江西师范大学)、龚勇清(南昌航空大学)、宋敬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王锋(南昌工程学院)、刘义保(东华理工大学)、谢应茂(赣南师范学院)、潘小青(江西理工大学)、余晓光(井冈山大学)、吴波(上饶师范学院)、谢卫军(九江学院)、刘建平(宜春学院)、江向平(
景德镇陶瓷学院)、胡祥青(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欧阳小芳(新余学院)、许彪(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刘振亚(江西教育学院)、李小毛(江西农业大学)、章新友(江西中医学院)、陈斌(南昌陆军学院)、陈爱喜(华东交通大学)、彭键飞(南昌理工学院)、何济洲(江西省物理学会)、徐旭明(江西省物理学会)
秘书长:廖清华(南昌大学)
四、竞赛组委会
主 任:雷敏生、何兴道、张华
副主任:赖珍荃、王建敏、方利广
委 员:龚勇清、余晓光、徐旭明、乐建新、宋敬江、王锋、刘义保、谢应茂、潘小青、吴波、谢卫军、刘建平、江向平、胡祥青、欧阳小芳、许彪、王允
秘书长:吴评、韩道福
副秘书长:朱泉水
五、竞赛时间及流程
第二届江西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将于2012年11月24日举行初赛,2012年12月8日举行决赛,报名截止时间为2012年11月17日。在此期间,各校分别组织校内相应的宣讲动员会等活动,保证竞赛顺利举行。
初赛:初赛为理论笔试,试题由省命题组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由竞赛办公室负责制卷。初赛笔试采用闭卷形式,试题满分150分,笔试时间3小时。考试大纲参照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见江西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章程附件1)。
初赛于2012年11月24日上午8:30-11:30在各自高校举行,由各高校自行组织。初赛报名表格附件中的统一格式填报。初赛报名费建议15元/人,由各高校自行确定标准,自主收取,经费不足部分建议各校教务处等主管部门给予支持。各高校必须自行做到收支平衡,不得借此牟利。
初赛试题在考试前一周内由竞赛组委会以电子版的形式发给各高校,由各高校自行印卷,安排考场及监考教师并组织阅卷。
各考点必须将学生成绩名单(由高到低排序)于初赛结束三天内(2012年11月27日前)以电子稿形式上交大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纸质稿加盖考点承办部门公章,并连同所有参加初赛的考生试卷于决赛之前上交到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委员会。各校参加决赛学生名额由竞赛委员会根据全省报名情况确定。
决赛:决赛由笔试和实验操作竞赛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笔试由省命题组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由竞赛办公室制卷。笔试(其中包含创新性实验笔试内容)采用闭卷形式,试题满分100分,笔试时间2小时。考试大纲参照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见江西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章程附件2)。
决赛于2012年12月8日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理学院物理系举行。竞赛组委会于11月28日之前通知各个高校参加决赛名额。决赛收取费用80元/人,作为决赛报名费,上交到承办高校。决赛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江西省教育厅 共青团江西省委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2012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