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正文

关于印发《江西省加快发展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

来源:江西省教育厅-江西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2-12-31 00:00:00
业务部门:省学校后勤与产业办公室    



关于印发《江西省加快发展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

赣教勤字[2012]17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

  为加强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工作,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与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制定《江西省加快发展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意见(试行)》,现印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反馈。联系人:徐明镜,电话:0791-86756159,电子邮箱:xiuqi2001@163.com

                                     2012年12月14日

江西省加快发展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意见(试行)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1、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学习生活服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保学校安全稳定,保教学正常运转,保学生健康成长的中心任务,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为创建和谐校园和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健康成长服务;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秉承“优质平价,微利经营”的服务宗旨,努力提升后勤工作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引导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

  二、目标与任务
  3、后勤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校园总体规划要做到统筹兼顾,学生生活区和生产实习区等规划要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农村学校要将蔬菜基地、改路、改电、改水、改厨、改气(沼气)、改厕、改圈(猪圈)等基础建设纳入当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力争在三至五年的时间内实现学校食堂、餐厅、宿舍、澡堂、厕所、洗衣间、车棚等生活服务用房和设施基本配套,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求。
  4.学校食堂和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学校食堂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是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点。学校食堂应以改善学生营养,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原则,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建立完善覆盖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预警、预案、隐患排查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加大对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消除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杜绝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5、“校园放心超市”创建工作。创建“校园放心超市”,是保障校园食品、用品消费安全,全面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举措。各级各类学校要规范校园内食品、用品经营行为,严格准入,加强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师生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商品的目标得到实现。
  6、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文件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安全平稳发展。
  7、以学生公寓(宿舍)为重点的学校物业管理工作。学生公寓(宿舍)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要制定和完善学生公寓(宿舍)管理制度,加强安全保卫,配备防火防盗安全设施,预防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宿舍区实行封闭式管理,配备专职宿舍管理员或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指导学生整理内务,保持宿舍整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开展示范性学生公寓(宿舍)和文明学生寝室的评选活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升学生自身素质。
  8、学校学生用品生产供应与监督管理工作。要根据省教育厅《江西省中小学生统一 ( 空白 )作业本获准生产经营资质管理办法》和《江西省中小学生统一着装获准生产经营资质管理办法》,强化管理,严把准入关。要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统一作业本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中小学生作业本江西省地方标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统一着装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江西省学生服面料及服装通用技术规范》,抓质量,抓品牌、抓特色,切实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利益。各学校开展学生统一着装工作,在坚持学生自愿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做好宣传工作,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消除学生攀比思想,发挥校服的德育功能,力争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学生能一同穿上校服。
  9、教育行业风险管理工作。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学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基本手段。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强保险教育,开设保险课程,增强师生保险意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行政推动,市场运作”原则,积极引导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参加校方责任保险及其他责任保险,做到“应保尽保”,鼓励学生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其他健康补充商业保险。责任保险应依法选择保险机构,实行全省统保,其他商业险种进入教育市场必须经省教育厅核准后方可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督查教育行业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对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10、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要按照教育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省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成为加强劳动教育、 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成为补充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的有效手段,成为沟通教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桥梁纽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按照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督导、评估、考核和表彰机制,并通过评比与考核,对劳动场所建设较好的单位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80%农村学校都有劳动实践场所的目标尽快实现。
  11、校园绿化、美化和保洁工作。学校绿化、美化和保洁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环境育人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校园绿化、美化、保洁工作纳入学校建设和管理统一规划,把校园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强化管护,校园的绿化占地率、绿化覆盖率和绿化度分别达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和要求。通过开展评选“绿化示范学校”、“园林式学校”等活动,促进学校育人环境的改善和学生环境意识及生态意识的提高,使一批“园林式学校”在我省脱颖而出。
  12、学生素质教育。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要把学生的素质教育贯穿始终,并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范畴。在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学习风气;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食堂就餐时注重培养学生文明就餐、勤俭节约的习惯;在起居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讲究个人卫生、讲究整洁的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在校园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爱护一草一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公民意识,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13、推进高校校办产业的规范化建设。高校校办产业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高校自身改革与长远发展。要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省教育厅《关于我省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和组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意见》(赣教高字[2006]65号)要求,结合我省高校校办产业改革改制工作实际,大力推进我省高校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要以转化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为目的,以本校优势特色学科为依托,以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和与社会相结合,作为高校转化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自身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要正确处理高校校办企业发展与规范的关系,促进高校校办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产业规模和技术含量达到更高层次。

  三、组织与管理
  14、切实加强对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工作,把其纳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总体工作部署,切实加强领导与管理。要建立学校后勤工作的考核督导体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学校后勤工作要作为教育部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综合管理工作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要加强校办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把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具有开拓精神、懂经营、善管理的骨干选配到企业领导岗位上,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作用,搞好企业文化建设。要制定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奖励。
  15、加强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部门要坚持公益性原则,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学校后勤工作的规划、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等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抓好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后勤与产业人员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业务娴熟,技能过硬。特别是要对厨师、司炉工、电梯操作员及水电工等特种岗位的后勤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对校办企业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要关心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的从业人员,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具有教师资格的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人员享受教师同等待遇。
  16、健全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工作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部门,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实现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学校要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制度具体到岗,责任落实到人,使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17、加大后勤与产业经费的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学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办产业科技研发力度。要根据本地实际和各校现状,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建设规划。大的建设项目要争取立项解决,小的设备添置和维修要安排专项资金加以落实,确保后勤建设和产业发展与学校整体建设同步。
  18、加强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的理论研究与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信息交流等活动,努力营造后勤与产业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