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核新讲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永平受邀谈“开放与包容:唐文化的时代精神”
3月21日,应东华理工大学校团委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永平做客核新讲坛,在软件楼四楼报告厅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开放与包容:唐文化的时代精神》的讲座,400余名校内外师生到场参加。
关于唐文化的开放与包容,王永平表示,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民自由开明的生活习惯到隋唐开放宽松的社会风气,唐朝时期保持着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多元化意识形态,体现了多教共存的文化格局,这为唐朝的发展带来的极大便利。
王永平认为,开明宽松的文化氛围也使唐朝的开放与包容达到历史顶峰时期,文人志士的言论自由以及对于文化创作的鼓励与包容使得盛世大唐成为最赋酒香诗意的时代。正是这种种先进的主流思想的多途发展使得唐代士人的文化素质极高。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真卿,画至吴道子,这些人物在王永平的勾画下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此外,王永平还强调,“夫为妻纲”这种封建落后的思想在当时被推翻,妇女相对自由也成为唐朝社会风气开放的重要原因。同时,健康浓烈的审美情趣与多彩热烈的生活情调也构成了唐朝丰腴富丽的独特风格。王永平表示,唐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性使得唐朝周边各国各地文化大融合,一种全国性的不分地域的多元混合性文化随之而生,充实并发展了华夏文化。
在观众互动交流环节,王永平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唐代丝绸之路发展、唐高宗李渊母亲的身世、唐代的墓葬形式和特征等问题。
同学们表示,通过王永平教授的讲座,自己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唐文化的无穷魅力更加折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解更为透彻,更加坚定了自己勤学求索、奋发向上的信心。(文/余海滔、傅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