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正文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来源:江西省教育厅-江西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6-01-28 00:00:00
业务部门:教科所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依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组织专家依据评审程序对申报“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的项目进行了认真评审,共评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44项,一般课题213项,现予公示。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评审结果
编号
姓 名
单 位
课 题 名 称
重点课题(排名不分先后)
001
罗建河
南昌大学
校长的“管理理论”:学校管理活动的实然逻辑
002
曲 静
南昌大学
战后日本政府主导的教育改革的政策过程研究
003
姜睿清
南昌大学
江西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004
何宜庆
南昌大学
高等教育空间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分析---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005
黄 剑
南昌大学
清末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及对当代启示研究
006
彭静雯
南昌大学
地方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效果评价
007
刘智成
江西师范大学
幼儿园“小学化”视域下幼儿游戏权实现研究
008
安 静
江西师范大学
基于HLM的高中学校效能增值评价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009
向 晶
江西师范大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想渊源与现实路径研究
010
左崇良
江西师范大学
基于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省域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011
葛孝亿
江西师范大学
“政社合作”视域下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模式创新研究
012
黄 慧
江西师范大学
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新路径----高校联盟研究
013
黄建伟
江西农业大学
混合研究方法应用中的美国“府学关系”问题研究——以权力边界为切入点
014
邹宽生
江西财经大学
政府供给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及政策建议研究
015
黎新伍
江西财经大学
职教本科实践教学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016
邓庆山
江西财经大学
IT类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017
姚林香
江西财经大学
基于SPOC视阈的高等财经院校税务专业教学模式及特征研究
018
陈 璐
华东交通大学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大学生学业失信问题研究
019
邬文帅
华东交通大学
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020
徐步朝
东华理工大学
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协作增效机理研究
021
马 蓉
江西理工大学
“5*5*4”大学新生心理育人模式实践与效果实证研究
022
祝振兵
江西理工大学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内隐理论的视角
023
陈宗文
南昌航空大学
近20年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引导研究—以江西高校本科生为例
024
龚春明
南昌航空大学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社会环境及优化路径研究
025
舒宏伟
南昌航空大学
基于语块的一般工科院校大学英语“以写促说”模式实效性的实证研究
026
刘荣玄
井冈山大学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概念图与思维导图教学的实证研究
027
王少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欧美大学导师制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1912-1949)
028
胡 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职业规划个体咨询对高校学生生涯发展调适影响的研究——以江西省高校为例
029
袁建勤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社会转型期民众社会心态问题分析及培育路径研究
030
周 荣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省城镇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031
王燕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高职毕业生就业“软实力”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的实证研究
032
刘雁伶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学前儿童因果推理发展特征的心理学研究
033
林子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大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活动的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
034
程虹毓
江西中医药大学
基于“医教结合”理念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性音乐教学研究
035
张 艮
赣南师范学院
百年中国文学史教学研究
036
陈 贤
赣南师范学院
多模态理论框架下地方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证研究
037
饶梨红
宜春学院
江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研究
038
马艳园
宜春学院
地方性高等院校大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研究
039
刘 纯
宜春学院
转型新常态下高校学科建设与管理主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和评价机制研究
040
康立芳
宜春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叙事研究
041
张 琼
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省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评价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042
谢禾生
新余学院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043
邓永刚
萍乡学院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学转型实证研究—以萍乡学院为例
044
徐 思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校企共评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般课题(排名不分先后)
001
叶 青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
多媒体教学“适时”性原则应用研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何时采用多媒体教学
002
龚淑兰
南昌市第十五中学
高中英语测试性评价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研究
003
江 雁
九江市九江小学
绘本综合阅读活动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影响的研究——以九江小学为例
004
文 君
德安县第一小学
家庭阅读习惯与儿童成长的关系:以小学生为例
005
陈华鹏
萍乡市莲花县城厢小学
家庭功能的缺失与弥补——家校合作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
006
潘 黎
新余市中心幼儿园
家园合作促进大班幼儿分享行动的实证研究——以新余市中心幼儿园为例
007
赖慧梅
赣县特殊教育学校
神经平衡疗法对促进残障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观察研究
008
邱 玮
寻乌县城关小学
基于家校合作的家长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
009
廖萍英
上高县实验小学
小学中低段真趣作文教学研究
010
陶海燕
江西教育考试院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赋分机制选拔功能研究---以江西“高招”为例
011
张 俊
江西省教科所
家长志愿者参与的动机结构与作用研究
012
卢筱红
江西省教研室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中的教师观察策略研究
013
陈世华
南昌大学
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证研究:理论、实践和评估
014
黄厚明
南昌大学
法律关系理论视角下江西高校章程文本研究
015
吴伟伟
南昌大学
人力资本流动视角下分级教育投入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
016
喻登科
南昌大学
高校教师的知性管理:机理、模型与策略
017
邹锦良
南昌大学
宋代江西童蒙教育及其当今启示
018
项歆妮
南昌大学
美国多语教育思想演变研究
019
肖玉琴
南昌大学
人们为何半途而废?——MOOC学习者“辍学”的形成机制与应对策略
020
周 强
南昌大学
大学生“低头族”手机依赖程度调查研究
021
刘 杰
南昌大学
中国近代商人办学活动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
022
屈文建
南昌大学
面向绩效的高校管理决策行为关系研究
023
朱 琦
南昌大学
深绿色理念下的高校工业设计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
024
江 耘
南昌大学
电商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特征研究
025
朱火云
南昌大学
江西省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视角
026
余 伟
南昌大学
新型高校智库的管理机制和发展路径研究
027
张国功
南昌大学
新的社会语文环境下大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教育的研究——基于编辑校对课程与实践
028
刘 婷
南昌大学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高校日语专业有效教学研究
029
方淋淋
南昌大学
流行音乐专业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030
胡刘坤
南昌大学
基于ESP口语资源库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研究
031
张东华
南昌大学
档案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征研究
032
吴根洲
南昌大学
高考改革与高考认识互动关系研究
033
李小山
江西师范大学
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长专业发展培训模式探究—以江西省为例
034
马 健
江西师范大学
现代农业视角下农民职业教育的创新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035
张同柏
江西师范大学
院校协作的小学科学"探究式"课程研制的行动研究
036
胡虹丽
江西师范大学
民间公益组织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037
曹东云
江西师范大学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视域下江西省创客教育运作机制的实证研究
038
张意忠
江西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制度的演变特征研究——国立中正大学至江西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分析
039
刘开源
江西师范大学
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实证研究
040
雷春华
江西师范大学
西方来华留学生与汉语教师的学习/教学风格冲突:跨文化视角
041
曾文海
江西师范大学
高等工程教育中BIM与MOOC协同效应的实现研究
042
刘志忠
江西师范大学
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创业教育课程项目化研究——以教育类专业为例
043
黄小平
江西师范大学
“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对江西省高校的分析
044
李永红
江西师范大学
两岸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难度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和“龙腾版”教材为例
045
蒋向勇
江西师范大学
“互联网+”背景下英语专业本科翻转课堂的新特点研究
046
江腊生
江西师范大学
网络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心理机制研究
047
王小桃
江西师范大学
我省中小学生公民素质现状及其个体、学校和区域的多层模型构建
048
刘圣兰
江西农业大学
职业教育的转型及其启示—以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例
049
杨 晶
江西农业大学
精准扶贫背景下江西省普通教育扶贫与职业教育扶贫的比较研究
050
周利平
江西农业大学
创业环境对高校大学生创业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051
徐 晔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提高科技能力的作用研究
052
朱晓刚
江西财经大学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理论、路径与方法
053
胡德龙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教育发展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
054
季俊杰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高校在校生创业动机及其效应--基于6所高校的实证研究
055
胡海波
江西财经大学
双元模式下的地方财经院校研究生协同驱动管理机制案例研究
056
余可发
江西财经大学
高校经管类课程翻转课堂有效性影响机制研究
057
舒海棠
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058
彭树宏
江西财经大学
高等教育扩展中的过度教育现象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059
王志平
华东交通大学
明瑟收益率的区域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060
毕鹤霞
华东交通大学
新常态下江西省域高校位差剖析与路径选择——基于大学排行榜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061
刘 红
华东交通大学
转型时期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趋向研究-基于华东交通大学近6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
062
于影霞
华东交通大学
工科大学生质量素质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063
周小刚
华东交通大学
转型期江西高校教师“职业过劳”影响因素、测量维度和治理对策研究
064
周才云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
065
曾润忠
华东交通大学
地方高校行业特色实验室建设研究—以轨道交通行业为例
066
张 海
华东交通大学
创客空间支撑下的实验室开放平台建设研究与探索
067
韩胜娟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文化环境评估与优化
068
张建伟
华东交通大学
基于“控制—价值”理论下翻转课堂的有效性研究——以大学体育课程为例
069
汪 斌
华东交通大学
基于微信平台的软件专业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070
徐祥征
华东交通大学
过程哲学视域下专业课教学的创新创业设计研究——以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为例
071
刘二根
华东交通大学
大学数学课外科技活动特点的研究
072
李 晨
华东交通大学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省高校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073
罗志红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测评研究
074
李 争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省高校教师社会网络类型、结构特征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
075
张 坤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特征判别与培养模式研究
076
李志文
东华理工大学
以综合性、创新性、研究性为导向的地理学实习模式探索
077
杨志辉
东华理工大学
MOOC学习环境下问题驱动式大学数学教学的实证研究
078
张启忠
江西理工大学
基于虚拟公司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079
饶先发
江西理工大学
优秀辅导员的内在特质及培育机制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080
周小花
江西理工大学
宿舍气氛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
081
何 敏
江西理工大学
新常态下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征研究
082
张 博
江西理工大学
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研究
083
易 璐
江西理工大学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的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084
王秀芝
南昌航空大学
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减贫:基于江西的实证分析
085
夏 冰
南昌航空大学
新常态下高校教师全职业生涯发展体系研究
086
王忠华
南昌航空大学
学分制下凸显行业需求的电子应用型本科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087
涂继亮
南昌航空大学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工程科技人才教育质量标准的分类研究
088
詹 云
南昌航空大学
“云时代”背景下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设计及应用模式研究
089
许丽芹
南昌航空大学
形成性评估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绩效研究
090
余 磊
南昌航空大学
基于双语教学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通信系统原理》课程为例
091
梁尔铭
井冈山大学
近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学制改革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092
罗书嵘
井冈山大学
财政分权体制下江西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093
王文礼
井冈山大学
中美博士生教育培养模式比较
094
朱振亚
井冈山大学
大学校园隐文化的现状、特征、影响及其优化策略:以“公共厕所”为考察对象
095
卢建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新时期江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制度变迁研究
096
冷碧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江西职业农民教育问题研究
097
勒系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新常态”视阈下江西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创新机制研究
098
陈浩彬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青少年智慧发展的心理机制研究
099
韩锡玲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罗素和平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1900-1970)
100
何剑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省应用型旅游本科教育与毕业生本行业就业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101
黄 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认知、职业认同与学习动力的关系研究
102
方小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手机成瘾大学生认知加工偏向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103
李 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八一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价值取向的引导策略研究
104
蒋常香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特点及培育策略研究
105
袁青燕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省高校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
106
杨振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交叉与融合: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江西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为例
107
曾 纯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外语写作的心理语言学机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08
周 叶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应用型大学本科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
109
舒 醒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高校校本课程经验研究—以《江西红色文化》课程为例
110
王延强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近代中国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特征研究
111
王 力
江西中医药大学
基于“教育养老”历年的老年教育需求与供给研究——以江西为例
112
何志芳
江西中医药大学
基于贝叶斯判别法的高校教师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研究
113
曾秋霞
江西中医药大学
基于建构主义的WeQuest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证研究
114
龚 妍
江西中医药大学
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医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115
梁 祺
景德镇陶瓷学院
基于创客空间建设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知识流动视角
116
汪大乐
景德镇陶瓷学院
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
117
余小刚
景德镇陶瓷学院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体育教学途径研究
118
朱景林
景德镇陶瓷学院
红色文化物质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119
王 慧
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特色文化的国际教育研究——以陶瓷文化为例
120
王春霓
赣南医学院
医学英语教学多元形成性评价体系建构研究
121
王小敏
赣南医学院
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教官与班主任助理一体化建设机制研究
122
刘彩霞
赣南医学院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信息行为特征与高校信息服务对策研究
123
黄平芳
赣南师范学院
特困地区农户旅游创业培训意愿及培训机制研究——以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
124
罗新祜
赣南师范学院
中等收入陷阱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125
肖黎明
赣南师范学院
深化高校招生管理改革的历史镜鉴——民国的经验与教训
126
姚桂招
赣南师范学院
高考英语“一年两考”背景下高中“走班制”的比较研究
127
阳小玲
赣南师范学院
学校辱虐管理的形成机制及其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
128
徐会林
赣南师范学院
高师文科专业开展高等数学教育的研究
129
赖 丹
赣南师范学院
赣南客家民俗舞蹈特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
130
邹 勇
宜春学院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家庭资本交互作用下的学历效应研究
131
李春茂
宜春学院
江西省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132
温 娜
宜春学院
江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研究
133
刘瑞莲
宜春学院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的“2+1+X”培养模式研究
134
王 霏
宜春学院
基于转型发展视角的地方高校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与培养质量的关系研究——以X学院为例
135
郑 莹
宜春学院
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136
谢志勇
宜春学院
文学经典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特征和作用研究
137
赖明谷
上饶师范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投资政策变迁研究
138
张红花
上饶师范学院
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文化经典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139
刘丹红
上饶师范学院
二语模糊容忍度与阅读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140
何 凡
上饶师范学院
物理学考研率与专业课学科设置关系的研究
141
毛润华
上饶师范学院
地方高校大数据智慧教育的研究
142
李 华
九江学院
昌九新区建设进程中职业教育的贡献度及实现研究
143
崔宗敏
九江学院
基于结构方程和大数据的新媒体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144
高培军
九江学院
高校参与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共享与绩效评价研究
145
闵娟娟
九江学院
基于MOOC/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在IOS课程群的应用研究
146
杨保海
九江学院
基于微博平台泛在学习视域下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147
曹欢荣
九江学院
大学国学经典的会读式教学研究
148
杨 艳
南昌工程学院
性别比例失衡班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性别差异研究
149
卞桂平
南昌工程学院
高校青年教师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150
盛 敬
南昌工程学院
大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151
周莉莉
南昌工程学院
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设计及效能研究
152
杨宇辰
南昌工程学院
未成年人道德态度养成的规律与方法研究
153
杨 蕾
江西科技学院
中世纪学生型大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研究——基于学生权力的视角
154
熊 倬
江西科技学院
大学章程中的治理结构研究——基于江西高校视角
155
刘美玲
江西科技学院
岗位分类管理下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公平性研究
156
王涛涛
江西科技学院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某高校教师发展的案例
157
陈 丽
江西科技学院
高校教师组织归属感与组织绩效关系及管理机制研究---基于江西某民办名校调查
158
高 丽
江西科技学院
基于企业视角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研究
159
万哨凯
江西科技学院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下民办高校内涵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西科技学院为例
160
胡剑锋
江西科技学院
基于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研究
161
黄文敏
江西科技学院
认同与挣扎:江西某民办高校教师身份建构的叙事研究
162
何龙安
江西科技学院
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江西科技学院学生的“三个能力”评价为例
163
曹玉珍
南昌理工学院
网络时代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文化素养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164
葛 佳
南昌理工学院
民办高校抗挫折教育研究与实践
165
熊淑萍
南昌理工学院
幸福心理教育对民办高校阳光校园建设的影响研究
166
许 玲
南昌理工学院
基于知识获取视角的在校大学生创业学习特点研究
167
党国庆
新余学院
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68
罗高生
新余学院
基于工作室体系下的体验设计教学研究
169
宋丽娟
江西服装学院
民办高校话语权研究—以有限政府理论为视角
170
支娜娜
江西服装学院
互联网云平台空间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以《概论》课为例
171
吴学辉
南昌工学院
少数民族预科生身份认同危机与对策研究——以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生为例
172
王亚东
南昌工学院
在赣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感研究
173
吴儒练
南昌工学院
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以南昌工学院为例
174
刘志林
南昌工学院
民族预科隐形课程研究-----以江西X高校为例
175
谭武英
南昌工学院
基于SPOC理念的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176
龚 雪
南昌工学院
省域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特质—南昌工学院28年办学历程的研究
177
屈 冬
南昌师范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失语问题与对策研究
178
陶志平
南昌师范学院
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的英汉翻译教学实证研究---基于英语专业本科生的隐喻能力调查
179
刘 洋
南昌师范学院
均衡视域下大学公共体育“阶段分层次教学”实践的比较研究
180
杨 斌
景德镇学院
“平台+模块”教育培养模式研究——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为例
181
杨名权
江西工程学院
转型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182
谢 坤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儿童对自然科学现象的认知特点及其教育应用研究--以气候和季节现象为例
183
崔丽君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历史人类学视域下的江西教育民俗研究
184
熊灿灿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于实践取向“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以某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为例
185
易乐双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于ARCS学习动机模型的聋生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186
程阳春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全纳教育视野下学前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干预研究
187
唐小华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师生学习适应性特点研究——基于心理资本和学习策略的视角
188
严 红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三螺旋理论视阈下江西高校协同创新供需匹配问题研究
189
胡 林
九江职业大学
教学技能竞赛与师范生综合素质提升实证研究
190
李欣晏
九江职业大学
城市独生与非独生儿童家庭功能差异及其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
191
代 飞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国家战略下高职网络专业毕业生职业结构变迁的研究与探索
192
李 智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193
王美娟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194
何 桑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研究——基于高职院校主导的多元主体视角
195
叶生英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应用型高职学生培养方式的新特征研究
196
杨俊卿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思维下增强机电一体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效途径的探究
197
杜杏华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198
黄 蓓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基于情景式职业化的英语口语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
199
李 莉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200
易 芳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高职青年教师课堂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研究
201
彭红彬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模式的新特点研究
202
米 力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排球教学训练中合作精神的培养特点研究
203
何艳梅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慕课背景下独立学院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
204
洪胜华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独立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能力的特点研究
205
邓中敏
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新媒体下独立学院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构建: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整合模式
206
廖金萍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与社会公益组织干预效果研究——基于“江西微爱”的质性调查
207
向治国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文化差异及认知体验对创造性翻译的影响
208
李川伟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协同体系研究
209
査代春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乡村成人学习互动研究
210
庄 艳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互联网经济时代下开放教育大学生培养模式及其特征研究——以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会计学科为例
211
程冬时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数学文化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212
熊运儿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基于“1382”创业教育体系下创业能力培养效果的对比研究
213
谈慧娟
江西行政学院
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特征研究
  公示时间从2016年1月28日起至2016年2月3 日止。对上述公示结果有什么意见,请于2016年2月3 日前来电来信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
  联系电话:0791-86765839
  电子信箱:jxjkghb@126.com
  联系地址:南昌市红谷滩赣江南大道2888号1709室
  邮政编码:330038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1月28日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