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班主任”来了——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郭杰忠参加联系班级主题班会
因是“班主任”,同学们便觉得自然与放松。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家乡的变化,积极踊跃,“商城开到家门口”、“家乡新楼连成排”、“出行便捷又环保”……家乡的新变化让同学们备感荣光,更深刻体会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真谛”。在“击鼓传花”的小游戏中,孩子们纷纷畅想对未来职业、生活的规划,目标明确、步伐坚定。尤其有意义的是,班委们找出了大一时班级成员们写下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两年之后再读起,引发大家的思索,更明晰了大家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济管理学院负责人从专业的角度,解读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程就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可以从中汲取精华的伟大鲜活的“管理案例”。校团委负责人鼓励同学们在学好自身专业的同时,积极投身“第二课堂”的实践,在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中,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班主任老师详细讲解了学院为大家搭建的就业、升学、出国三方面的平台,勉励学生把握机会,绽放自我。
郭杰忠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并不时插话、询问,仿佛与家人一道在谈心得、论感悟,看似“天马行空”的背后,却又是万变不离其宗——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抱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引用牛顿苹果树的故事,郭杰忠启发同学们不要漠视身边事,伟大的科学研究往往来源于日常留心的观察及对真理不懈的追求和探究。
联系起一名同学谈到的打击叙利亚的军事行动,郭杰忠用大家熟悉的“指鹿为马”的故事,强调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会挨打的现实,中国的崛起令每个中国人无比骄傲与自豪,“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更突显了大国的气度与格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当代大学生、未来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应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应学会独立思考,透过现象探究其背后的本质。
谈起发到班级“朋友圈”的《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郭杰忠强调指出,人生中永远没有所谓的“不劳而获”,这个新时代呼唤的是能吃苦、有目标、肯努力的可贵的奋斗精神。如果依旧茫无目标、得过且过,当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读书到底“有用”“无用”?郭杰忠教会同学们用辩证法去思考,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更懂得了“日新自强、知行合一”的深刻内涵;进校之初定下的班级目标没有达到,郭杰忠没有一味地责备,而是告诉同学们“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分析原因、总结面对、奋起直追。
郭杰忠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足见国家、社会、民族赋予你们多大的期许、你们身上肩负多大责任。孩子们,大学四年是青春中最美好的年华。希望你们学会珍惜身边人、身边事,懂得反省自己、感谢他人,实践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在这个温暖的大集体里相互借鉴、共同成长,点亮人生路、传递正能量、绽放新自我,实现新作为!”
“大班主任”广博的知识、深刻的道理、亲切的话语,让两个半小时的班会依旧“意犹未尽”。孩子们坦言“爱上了自己班的主题班会”,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