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历史成就观察团走进叶学龄摄影艺术馆
7月16日,已是江西财经大学历史成就观察团来到南昌市进贤县衙前乡的第四天,为进一步发掘当地文化名址,同时也为团队提供精神学习的机会,观察团来到了临近衙前乡的江西省进贤县下埠集乡赤路岗村叶学龄摄影艺术馆。叶学龄老先生之人生画卷可以说是瑰丽多彩,他的起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长大成人后投身于革命工作,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祖国发展贡献了宝贵的青春。但在耳顺之年,他却放弃了优厚待遇,揣负相机,融入了湖山鸥影之中,亲身寻找梦中的那幅光景,用镜头向世人们展示了大自然那份最原始的存粹美。
根植淤泥尘不染,映日荷花别样红
叶学龄的前半生与政治是紧密相连的。翻天覆地的土改;锐不可当的“三反”;在那时美好却空泛的共产主义梦;“文革”挨斗群众们的保护;“大包干”卷起的改革开放浪潮......那个时代发生的一切,都在叶学龄身上走了一遭。这些事是发生的那么迅猛,以至于也曾让他感到措手不及。他曾激情飞扬,也曾困惑不解,可始终不变的,却是那颗如映日荷花般的赤子之心。江西洪灾多发,有一次抚州唱凯大堤面临决堤,是他在最要紧的关头发出保全上十万人性命的撤退指令。这一举动无胆者不敢为,无心者不会为,从政几十年,百姓永远在心间。
自然和谐人心暖,家家户户气象新
叶学龄在退休之后没有选择安逸养老,在他心里同样有诗和远方。在公职卸任之际本已至耳顺之年,可他却背起了相机,开始走访祖国大好河山,记录下了一幅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他的作品多以自然风景和动物活动为主,让人能从画中感受到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以及大自然的和谐平静。他的生态摄影作品《融融母爱》获得了1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金奖并被收入《20世纪华人摄影经典》;《热恋》获中国第十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国际摄影金牌奖。他的其它作品同样精彩绝伦,获得了国内国外众多奖项。叶学龄致力于将摄影、配诗、书法融为一炉,力求将现代摄影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是对摄影艺术创作的一种有益探索。
不羡世间名利事,只为育果退红装
不管是前半生的政治成就抑或是晚年的摄影成就,都能让叶学龄一个人安逸的享受终老。可在退休之后,他选择了诗和远方,在摄影获得成功之后,他又选择了反哺家乡。叶学龄于2009年集资在自己的家乡修建了自己的摄影艺术馆,里面陈列了他从事摄影活动以来的优秀作品及奖项。艺术馆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展示的每一幅作品,叶学龄自己都作诗写字与之相配,其中有对大自然的赞美,更有自身对人生的感悟。馆内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叶老先生建设此馆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故乡的百姓们能体会到大自然之美,让大人和小孩们也能感受到艺术之魅力,最重要的,是让大家了解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希望能作为一种号召让人们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之中。
“少时四载私塾,壮年三春耕耘。革命六级台阶,退休一心醉影。虽无几页辉煌,幸有两次转身。”这是叶学龄的一首自述小诗,在谦逊中概括了自己精彩的一生。前半生于政坛忧其民,晚年于艺术献于民,赤子之性,至死方休。(文/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传媒联盟 刘文豪 图/危雁冰 谭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