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历史成就观察团走进李渡文港
7月19日,江西财经大学历史成就观察团来到南昌市进贤县衙前乡的第七天,为深度研究乡村及周边传统建筑的特性以及传统风俗等,发掘当地的特色,观察团来到了具有优秀历史文化底蕴的李渡镇和文港镇。两处地点相隔较近,同样也都是中华文化之绚丽瑰宝,但却各有特色,风格迥异不同。
观察团于上午参观拜访李渡镇。李渡镇从隋唐立街,宋元开圩,明清设镇,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江南酒乡”、“毛笔之乡”、“夏布之乡”,曾因繁荣的工商业享有“走遍天下路,不如李家渡”的美誉,被誉入“江西四大名镇”之一。本次观察团重点参观的,则是全国闻名的李渡酒厂。李渡烧酒作坊遗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时代最早、遗址最全、遗物最多、时间跨度最长且最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古代烧酒作坊遗址,古有晏同叔知味拢船,王荆公闻香下马,后有朱德存酒革命,华国锋品酒夸赞。
观察团在参观中了解到酒厂正致力于打造酿酒与旅游联合的产业模式,酒厂充分利用历史遗址让志愿者们感受到了李渡酒之历史悠久及工匠技艺,酒厂工作人员在其后带领志愿者们亲手参与了李渡酒的调酒过程,虽经过步骤简化过程省略了许多,但同样让志愿者们感受到了调酒的乐趣,感受到了李渡酒之浓郁魅力。
在李渡酒厂参观结束后,观察团于下午来到了文港镇。晋成公绥曾在《弃故笔赋》言“治世之功,莫尚于笔,能举万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即圣人之志,非笔莫能宣,实天地之伟器也。”毛笔之重要性可以说是显而易见了,而文港镇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是闻名遐迩的毛笔之乡,被誉为“华夏笔都”。文港制笔历史久远,早在东晋时期,临川内史、书法家王羲之专用文港毛笔,故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光照临川之笔”的颂赋。志愿者团队在这里参观了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对于他们而言正是一场精神上的升华。
黑塞曾言“在这富有历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应是多彩多姿的。”进贤县之丰厚历史文化从李渡镇与文港镇便能窥得一角,观察团将以细致入微的态度探访每一个文化古迹,在精神学习中为文化之传承延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传媒联盟 刘文豪 图/危雁冰 谭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