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今日头条 > 正文

“江财力量”书写脱贫攻坚“江财篇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18 12:57:08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催人奋进。

  伟大目标是迈步前进的方向,是磅礴力量的源泉。江西财经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自2013年起选派研究生支教团在四川省小金县接续支教,7届共39名江财学子在川西高原奉献青春。自2015年起定点帮扶桥亭村,构建“一心二基三产四扶”扶贫格局并在2018年顺利脱贫摘帽。自2015年起先后组织师生1000余人次参与江西、云南、四川等省的贫困退出核查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并获得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从赣鄱大地到川西高原,从红色热土到彩云之南,从领导干部到一线教师,从研究生到本科生,从师生到校友,满怀报国情怀的江财人将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凝心聚力、勇往直前,跨越千山万水,在脱贫攻坚的不同战场竭诚奉献、攻坚克难、成果斐然,用“江财力量”书写了脱贫攻坚“江财篇章”。

  桥亭村的“江财印记”

  在位于铅山县南部的桥亭村,要想找到江西财经大学的印记毫不费力。江西财经大学共建路、桥亭小学门口的横幅、蓝孔雀养殖基地、石斑鳜鱼养殖基地、扶贫宣传标语、驻村工作队。这是自2015年江西财经大学定点帮扶桥亭村以来,构建“一心二基三产四扶”扶贫工作格局,整合资源、强化保障破题高质量脱贫,凝心聚力持续帮扶桥亭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缩影。

  “学校定点扶贫桥亭村这几年,桥亭村变化很大,路修好了,村里也变漂亮了。”

  “虹桥乡桥亭村在脱贫攻坚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这离不开江西财大真心的帮扶,真心的支持。”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王乔在铅山县虹桥乡桥亭村调研定点扶贫工作,与铅山县委书记周金明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脱贫攻坚是一场号角嘹亮的使命之战,为帮助桥亭村顺利脱贫退出,江西财经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校党委书记王乔、校长卢福财,校党委副书记蒋金法先后多次到桥亭村调研指导,学校先后组织13名专家学者到村调研“把脉开方”,校党委组织部连续派出两批驻村工作队和15名驻村工作队员直接参与扶贫工作。学校先后直接投入自筹扶贫专项资金139.65万元,投入和协调产业扶贫资金1700多万元,帮助桥亭村打造了高产油茶种植、石斑鳜鱼养殖、蓝孔雀养殖三大特色扶贫产业,桥亭村集体经济在2018年分红7.2万元,桥亭村贫困户获得分红175000元。59个校属单位一对一结对帮扶59户贫困户,累计走访帮扶400多人次投入帮扶资金30多万元。桥亭村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3.79%下降至2019年的0.27%,桥亭村已于2018年底顺利退出贫困村。

  “我长大了一定要报考江西财经大学!”一名桥亭小学学生黄光磊对父母说。

  “感谢江西财经大学对桥亭小学的真诚帮助!”在桥亭小学门口悬挂的横幅表达着一颗颗真挚的感恩之心。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江西财经大学把扶智贯穿在脱贫攻坚全过程。学校出资对桥亭村教学点进行了环境改造,同时捐赠电脑2台、打印机2台。校友捐资设立了星河奖教奖学基金10000元和世纪海通奖学基金50000元,用于奖励桥亭小学优秀师生和桥亭村考取大学的贫困户子女。常态化开展MBA校友会桥亭慈善行和国家扶贫日捐赠活动,联系校友每年为17户贫困家庭20名子女提供1500--3000元不等的资助。

  “江财和虹桥乡、桥亭村是亲人,虹桥乡和桥亭村是江财的一份子。我校将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将政治任务放在第一位,扎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脱贫不脱帮”的指示精神,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继续帮扶桥亭村到2020年,真诚帮助贫困群众奔小康过上幸福生活。”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蒋金法深情地对虹桥乡和桥亭村的干部们说。

  脱贫路上的“江财智慧”

  “我参加了江西、四川、河南等地的脱贫退出考核工作,深切地体会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作为一名江财学生,我为自己能有机会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而深感自豪!”2017级数理统计硕士研究生徐海岩对老师说。

  红旗在手,使命在肩。揭开米缸盖,打开碗橱子,看看棉被厚不厚实,和群众聊聊家长里短,脱贫退出核查工作看似平凡琐碎但又精细重要。自2015年起,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先后组织师生1000余人次参与江西省贫困退出核查工作,其中2015年负责100个县、2016年负责25个贫困县、2017年负责34个县、2018年负责30个县,他们踏遍赣鄱大地的山山水水,用辛勤汗水为江西贫困退出核查工作浇灌出累累硕果。此外,统计学院师生于2017年受国务院扶贫办委托参与了四川、广西两省11个县的贫困县退出评估工作,2018年受海南、河南、四川、广西等扶贫办委托参与23个贫困县退出评估核查工作,2019年受国务院扶贫办委托参与云南7个贫困县退出核查工作,参与核查师生共计1100多人次。同时承担了江西省、国务院扶贫办的扶贫数据整理、分析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并获得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川西高原的“江财大爱”

  “听着刘怡林的妈妈讲述姐妹俩小时候的故事,我们几个也没忍住落下泪来。在情感面前,语言往往是贫瘠的,可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学校。”这是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对小金县城关二小学生刘怡林进行家访后写的日记。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在6年的时光里,30多名江财学子肩负使命和责任,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来到四川省小金县接续支教,从一所校园到另一所校园,从一名学生到一位老师,他们在一年的讲台时光里留下了一生的惦念,用青春梦想为脱贫攻坚奉献着点滴力量。

  小金县地处川西高原,条件艰苦、经济落后,是江西省对口支援对象。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肩负起使命和责任,接续在当地开展教育扶贫活动。协调江西财大四川校友会平台进行“一对一”结对资助,6年来共计资助贫困学生500多名,累计资助金额58万元。针对城关二小图书资源缺乏现状,积极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向社会各界发起建立“爱心图书馆”资金的筹募活动,在江西财大附小开展爱心图书捐赠活动。共募集资金10400元,捐赠爱心图书2700余本,所有书本全部捐赠城关二小建立了“爱心图书馆”,校党委书记王乔来小金慰问江财支教团成员时为“爱心图书馆”揭牌。为贫困学生购买饮水设备,帮助创业青年开展电商营销,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进行爱心家访,这是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小金县爱心接续、暖心帮扶的一个缩影……他们的“暖心窝”的实在事不胜枚举,他们是小金县的孩子们向幸福进发路上的贴心人!

  江财校园的“江财温度”

  “学校领导和老师,冒着严寒,不辞辛劳地来看望我们,给予了我们最诚挚的关心和问候,特别是校领导平易近人,和我们聊些家常,让我们倍感温暖和鼓舞,我会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大学生。”江西财经大学2018级经济学院学生李雅婷回忆着校长卢福财来他家里走访时的情景。

  为高位推动教育精准脱贫机制积极运行,江西财经大学于2017年启动了走访百名贫困生家庭计划,校长卢福财、校党委副书记蒋金法带队在寒暑假奔赴德兴、婺源、乐平、遂川等地走访慰问贫困学生,为贫困生家庭送去慰问金和米、油等慰问品,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在校表现,宣讲优秀江财校友事迹,勉励学生要增强信心,积极走出家门拓展视野,充实自己、努力学习、回报父母。江西财经大学学工部(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积极将贫困学生需求和学校政策相结合,着力走好贫困学生资助最后一公里。针对628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设立“8%学生奖助专项基金”并发放每人4000元的专项补助。每年开学时为贫困生新生开放“绿色通道”,并在后期为其建立贫困生档案给予相应资助。2018年累计获得社会资助善款246.26万元,861位贫困学生受益。注重精神扶贫,通过“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活动,公益社团自强社的爱心包裹、寒衣发放、爱心宿舍等一系列具有江财特色的常态化公益项目,激励带动贫困学生自强自立,该做法受到中国扶贫基金会高度赞许。

  奋进新时代的“江财好声音”

  江西财经大学荣获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并先后两次荣获江西省省派单位定点扶贫先进单位,江西卫视、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江西公共·农业频道、江西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先后对学校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参与贫困退出核查工作获得国家和江西省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学校连续两年荣获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办的“助学筑梦铸人”优秀组织奖(江西唯一),校新长城自强社荣获中国扶贫基金会优秀社团。江西卫视、江西日报专题报道了我校研究生支教团事迹,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王梦颖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并入围“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西财经大学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脱贫攻坚政治任务,着力发挥高校社会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基地和智力聚集基地作用,在全方位参与脱贫攻坚的征程上主动担当、倾情奉献、善做善成,继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磅礴“江财力量”。(文/匡仁相   编辑/姜莹   审核/王金海匡琳)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