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文明实践志愿行动 > 正文

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豫章师范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8-15 16:29:24

不忘初心路  志愿宣讲行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讲好中国故事—歌颂新时代,唱响主旋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扎实推动实践育人,2019年7月—8月,豫章师范学院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豫章师范学院同心讲学团成员分赴赣州、宜春、景德镇等地开展主题宣讲实践活动,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在志愿宣讲中厚植爱国情怀,在实践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将豫章师范学院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实践热情呈现给社会各界。

豫章师范学院同心讲学团是江西省首个大学生志愿宣讲团,成立于2012年。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后,从同心讲学团也承担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任务,今年暑期,讲学团围绕“讲好中国故事—歌颂新时代,唱响主旋律”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讲活动,致力于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弘扬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实践过程中,讲学团成员创新宣讲模式,在面对不同群体时采用不一样的讲述模式,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解读党的政策,把身边的感人故事带进了乡村、社区、企业等,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乡村宣讲 美丽同心

7月7日,讲学团成员在赣州市赣县区大岭村开展了志愿宣讲。校党委书记贺瑞虎一行莅临活动现场,认真聆听同学们的精彩宣讲,频频点头表示肯定。宣讲员黄雨欣向大家讲述了我校优秀毕业生胡景丽学姐放弃高薪工作岗位,选择下乡到偏远的地方教书的故事。用真实发生在身边的鲜明例子鼓励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教育,实现自身价值。黄雨欣说到:“我希望能够通过教育让孩子们去到更广阔的天地,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宣讲员万欣同学从“乡村旅游”出发,以国家扶持乡村旅游业发展为例,鼓励乡村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宣讲员林晨曦在《我和我的祖国》中,用四川汶川地震时举一国之力进行救援的作为和自己平时观看体育频道我国运动员们夺冠精彩瞬间的感受,表达了她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宣讲员们抓住村民最关心的脱贫脱困问题,用身边故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宣传新思想。通过宣讲,也更好地拓宽了乡镇发展思路,乡村干部纷纷表示,将借助当地资源优势,加快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走进千家万户。在宣讲过程中,讲学团成员与村民们亲切互动,教孩子们跳舞和简单的手语。宣讲结束后,宣讲员跟随豫章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贺瑞虎进入贫困户家中慰问,并送上夏季清凉慰问品,还为当地留守儿童送上学习用具。成员还自发为当地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为主的志愿服务活动。

7月9日,在赣州市于都县同心讲学团全体成员接受理想信念教育,以重温入团誓词、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浮雕、参观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同时,志愿者们不忘加强自身建设,围绕《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读史有智慧·跟总书记学历史》开展了学习交流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志愿者们一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勤学修德、励志成才、“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了光辉典范。成员祝清山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被称为“强国一代,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学习《读史有智慧·跟总书记学历史》时,成员袁歆怡运用战国张孟谈不论功行赏的故事,给大家分享自己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见解:吸取先前的经验教训,可作为以后行事的借鉴。这教会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要吸取之前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讲学团成员也纷纷表示要树立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武装头脑。

社区宣讲 生态同行

在实践活动期间,豫章师范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讲学团成员奔赴多地开展了“美丽中国·生态保护”的主题宣讲。7月5日,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云溪花园社区,讲学团成员从“环境保护”讲起,向大家介绍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并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要时刻牢记环保知识,做好垃圾分类回收,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7月12日讲学团来到宜春市袁州区一机社区,江文同学结合今日时事热点,将“垃圾分类”融入宣讲,从上海垃圾分类的真实数据,到结合袁州区当前垃圾分类的情况以及身边垃圾分类的大小事,将“垃圾分类”这一主题讲述得生动活泼。袁歆怡同学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和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让大家充分了解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帮助居民开拓视野,加深居民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了解。

7月18日—28日,在景德镇市浮梁县臧湾乡安和居委会,讲学团成员们用一个个通俗易懂的事例,向当地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绿色农业等内容。宣讲结束后,讲学团成员以小组采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实地探寻,与当地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当地具体环境保护情况。积极解答他们关于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的问题,在居委会宣传栏张贴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不少居民表示,通过宣讲员的耐心讲解,今后一定会在处理生活垃圾的时候更加留意,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企业宣讲 志愿同行

7月4日,豫章师范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讲学团成员在南昌文峰教育集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在宣讲过程中,宣讲员周浴榕同学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引出“敬业”,围绕“敬业就是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抱有负责、认真、尊重的态度”向大家解释什么是敬业精神。张漫琪同学从《十九大报告》内容讲起,提到近日扣人心弦的香港暴乱事件。“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实现国家树立的种种目标,我们作为公民,应该主动承担责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要扬起中国梦的风帆,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在座的企业职工也纷纷参与到宣讲互动环节当中,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及感悟。

媒体关注,反响热烈

豫章师范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员们用日常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深刻的道理,把理论“落细落小”,让思想“绵绵用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让群众们了解在国家政府的帮扶下乡村旅游如何闯出一片新天地;“爱岗敬业”激励群众们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做出最大贡献;“十九大精神”把我们国家国富力强的新局面展现给群众;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讲,有效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助力垃圾分类。豫章师范学院开展主题宣讲十余次,真正将先进理论思想传播到群众身边,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人民网、中国高校之窗、江南都市报、凤凰网江西、江西新闻、江南都市网对实践活动都进行了集中报道。豫章师范学院学子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成就自我,主动担当国家和民族责任,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