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活动
送医进村惠民 聚力精准扶贫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活动特色工作案例
项目实施背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多年来,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学生社会实践路径,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机会,提供平台。
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活动是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一项长期坚持,不断创新的品牌活动,“送医进村,精准扶贫”是活动核心内容。多年实践中,学校立足卫生类专业优势,组建医疗志愿者协会,将教育育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多地贫困村民送去了健康和良药,赢得了支持和赞誉。
樟树市中洲乡是我校挂点扶贫地区。中洲乡是“十三五”省级贫困乡,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薄弱,其所辖村落地势低洼,泥石流、内涝等自然灾害让村民生活越过越穷,入不敷出。村内有不少贫困户,多半是因病、因残致贫,外出务工不现实。进村进行农业、医疗帮扶,加强当地农业建设发展,织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网,开展医疗扶贫下乡义诊活动,提升贫困人口健康意识,保障水平是当前扶贫的主要举措。
2019年暑期,学校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再次走入樟树市中洲乡,为当地居民体检诊疗,宣传健康知识,送上防暑良药。
项目实施情况
(一)级级重视 组织健全
大学生暑期文明志愿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保障活动有效开展,我校建立“校、院、学生社团”多级领导管理机制。学校成立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由校团委统领负责,组织全校大学生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各二级学院下设具有专业特点的学生社会实践协会,党组领导、老师作为指导统筛,负责本学院学生暑期文明志愿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
此支以“送医进村,精准扶贫”为活动核心的服务队是由党组成员、医学专业老师,医疗志愿者协会学生志愿者组成。其中,党组成员为学校及学院的领导班子成员;专业老师皆是有多年临床及任教经验的专家教授,从检验科、外科、内科到全科,组织构成全面,能充分满足村民基本医疗询需求;学生志愿者是经过层层选拔,精挑细选出来的医学生骨干,他们受过专业教育培训,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此外,在实践中,服务队以“专业分工、团队协作”的模式开展活动。整支队伍被分为体检,重点疾病诊疗,宣传三个小组,各自负责部分实践任务。党组成员作为牵头力量,专业老师们作为中坚力量带领志愿者们共同为当地村民们普及医疗常识,送上防治药品,给予贴心诊疗。
(二)活动丰富 服务到位
1、免费健康体检 专业问询诊疗
检验科老师带队检验专业志愿者组成体检组,为村民们量身高、称体重、测血压、采血型、进行乙肝检测,讲解四季常见疾病防治措施及如何保健养生,并将具体检测情况填入医疗信息卡,建立健康档案,为专业老师提供诊疗依据。
专业老师组成重点病人诊治组,通过观察、触摸、问询、号脉等方式,与体检组相互配合,为村民们诊疗各种内外科疾病。针对因病致贫的特殊困难群众,重点病人诊治组还特别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所患病种的医护常识,对其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用药情况按类别给予个性化健康指导;建立健康档案,以当地扶贫干部为媒介,动态了解观察病患的身体状况,及时给予治疗意见,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对于一些不便到活动现场就诊的重患,服务队成员还会随当地扶贫干部,上门看病。一些没有得到村民们重视的身体问题,经诊疗得以发现,并送往正规医院加以治疗,第一时间防止了病情的恶化。
2、 宣传健康知识,发放调查问卷
党组成员带领志愿者一方面在活动现场摆置医疗宣传牌,对过往村民发放各类健康教育资料200份,向老百姓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控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走访的方式深入基层,了解贫苦人民的健康状况以及农村的医疗卫生情况,以提供正确的医疗帮助。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调查问卷,选择一定范围的人群进行发放,从而收集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或者其他相关的研究数据,便于更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3、发放防暑药品 深入贫困地区
党组成员为村民们发放常规防暑药品,并为针对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村民单独购买药品,进行一对一的诊疗,帮助其健康脱贫。
此外,志愿服务队还深入了贫困地区的敬老院,中小学,为老人及学生们义诊。活动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村民们积极响应,前来就诊,活动当天共诊疗村民数百人。
三、项目主要成果
(一)提高了贫困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就医意识。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为当地的贫困村民们、敬老院的老人们、中小学的学生们送医送药,发放健康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并建立健康档案,提高了其对常见疾病的认知程度,筑牢了村民们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控意识,引导村民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实现了对特别贫困家庭长期动态性的“一对一”结对健康帮扶。重点病人诊治组与特别困难家庭组成帮扶对子,定期走访特别困难家庭,了解其身体现状、健康素质,建立动态更新的健康档案,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医疗咨询保障,缓解了特别困难群众的看病难题。学校定期开展义诊活动,根据特殊病人的需求“一对一”送医送药,提升了精准医疗帮扶服务水平,。
(三)提升了我院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意志品质。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是学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医学生们深入贫困地区,为当地群众体检诊疗,既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重要举动,又培养了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志愿精神,切实增强了医学生们实践操作及志愿服务能力。
(四)扩大了学校、系院影响力度,打造了精良的活动品牌。人民网、中国高校之窗、大江网等数十家网络及纸质媒体对活动都有报道。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村民们的鼎力支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为学校赢得较好社会声誉。
四、项目特色亮点
(一)医疗活动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此次活动既是一次医疗卫生活动,更是一次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健康帮扶进一步响应国家扶贫号召,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二)学生课堂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此次活动既是志愿者们提高专业素质,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又为扶贫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达到了互惠互赢的效果。
(三)一般诊疗与重点帮扶相结合。此次活动既有普及大众的免费体检,医疗知识宣传,又有针对特殊困难户的个性化指导,一对一送医送药,能满足不同情况的群众需求。
(四)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此次活动既有送医送药等实践操作性强的任务,又有对当地医疗卫生健康状况的实地研究,问卷调查,以具体实践指导理论研究,以调查数据补充具体实践,相辅相成,互促共进。
项目社会价值
(一)对于医学生而言,医学生在实践地开展专业活动,有利于他们深入群众,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对于学校而言,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活动,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三)对于扶贫点而言,文明实践服务队在实践地开展义诊活动,进行医疗帮扶,传播医学健康知识,有利于当地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四)对于扶贫点的村民而言,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通过义诊和健康知识宣讲等活动为当地居民服务,有助于当地居民正确认知卫生健康,将切切实实的医疗卫生服务带到基层群众身边 。
(五)对于社会大环境而言,让医学生下到扶贫点与乡民互动沟通,耐心地为其解答疾病健康问题,以真诚的态度服务基层、服务人民,充分展现了医者良好的职业素质,拉近了医疗卫生服务者与基层百姓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营造和谐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