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引路 >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 正文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邱美玲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29 08:35:11



一个中文老师,半路出家,凭着她的坚守与勤奋,二十余载默默耕耘。从开设专题性讲座到开出全校性的必修课、从心理测试到日常的心理咨询、从组建全校第一个学生社团——“心灵家园”大学生心理协会到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办出第一张学生社团报纸《心灵之约》到带领团队开发教材荣获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从创新教学模式到成功申请江西省省级精品课和共享精品资源课,在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做出响当当的成绩,成为江西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

沉下心,从零开始

邱美玲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来到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一直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98年9月的一天,时任副校长的江西省著名心理学家秦圆珠教授找到她说,现在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学校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是没有心理学专业的老师,你是师范大学毕业的,学了教育学、心理学,你来创办心理咨询中心吧。就这样,邱美玲老师开始着手筹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从购买办公室的沙发桌椅、鲜花字画、专业书籍到设计咨询室布局、争取办公场所设备经费等,争取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搭建起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中心要对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成人、开放、普通专科、高职等各类学生开放,接待心理咨询。与当时省内最早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几个本科院校一样,这项工作之前几乎是空白,都在摸索着尝试。她虽然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还只能算个外行。面对压力,她告诫自己:沉下心,踏踏实实从头学起。她如饥似渴地学习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购买和阅读心理学各类书籍,参加南昌大学、北师大的心理咨询培训班学习,到江西省精神病医院心理科、江西师大心理中心走访考察,虚心向前辈和其他高校同行请教,在教学和心理咨询实践中不断领悟和提高。

从矛盾彷徨到自觉热爱,不断突破

初步接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段时间,邱美玲觉得与自己的专业跨度较大,有些压力,心里开始退缩矛盾。面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来访者的反反复复,甚至感到烦恼恐惧,想着怎么退出这项工作。2003年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年会在江西“八二八”宾馆召开。那次的年会培训主讲是北京理工大学的贾晓明教授,她系统地讲授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讲授了潜意识理论,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理论,性欲学说等,培训了团体心理训练的方法技巧。她感觉到一扇新的大门在面前打开了。她尝试着用团体训练方法在英语系03级的三个小班做了《学会欣赏》团体活动,同学们感觉非常新奇,做得非常投入,本来准备训练两节课时,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三个小时就很快过去了,中途没有中场休息,80个学生,却没有一个同学溜号。很多同学表示,通过“学会欣赏”这次活动受益匪浅,“在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候着下一次happy time的快快来临,热切渴望老师不久能再赏赐一桌丰盛的‘酒席’。”邱美玲说,“那一刻,我看到了同学们的真诚、热情,从他们分享时敞开的心扉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也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那一刻,我感觉我也成长了,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和牺牲都是有价值的。同时坚定了继续坚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心愿。”    

之后,她更加勤奋刻苦学习,多少个夜晚、双休日、节假日在办公室度过。主动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和学习,聆听和参加全国顶级专家的讲学和工作坊。2002年撰写发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被大连日报2006年10月31日的专题文章《'象牙塔'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选摘引用,同时被选摘的皆为全国知名专家,如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北大方新教授等,全国数百家网站登载。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领域的新兵,研究成果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进一步增强了她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信心。从此全身心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

针对电大远程开放学生,探索开放教育成人学生心理特征和规律,探索现代远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针对电大普通专科和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提出开展积极心理培育,着力于帮助全体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大胆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根据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心理状况的变化,每个学期开展不同的专题教学,有针对性地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每个学生每个学期不同的学习和生活阶段中,形成特色。

邱美玲教授教学生动丰富,效果良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学生因材施教,体察爱护,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坚持心理咨询辅导,为学生开展团体活动,开设讲座,增强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和应对策略。如《学会欣赏》《牵手》《有效沟通 和谐交往》《学习心理与大学生成才》《大学生压力管理》《生命﹒价值﹒成长》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到高校、中小学、工矿企业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指导活动开展,指导扶持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早在2011年就提出要利用高校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服务社会,改善社会大众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为形成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证明。

辛勤耕耘 潜心钻研结硕果

二十余载辛勤努力,默默耕耘。从开设专题性讲座到开出全校性的必修课、从心理测试到日常的心理咨询、从组建全校第一个学生社团——“心灵家园”大学生心理协会到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办出第一张学生社团报纸《心灵之约》到带领团队开发编写出版教材荣获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从创新教学模式到成功申请江西省省级精品课和共享精品资源课。邱美玲教授秉持立足教育,预防为主的理念,坚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辅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构建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辅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课程——建档——咨询——宣传——活动——科研”六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邱美玲教授主持和参与完成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主编教材9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全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一次,江西省级精品课和共享资源课程各一项,江西省教育厅工作创新案例奖三项,中央电大科研成果奖三项。荣获江西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应用心理学)、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年奉献奖等荣誉。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