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宣讲团到南昌航空大学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11月25日下午,省委宣讲团到南昌航空大学举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南昌航空大学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机关科级干部代表、全体辅导员、教职工和学生党支部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近400人认真聆听了省委宣讲团成员、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郭杰忠所作的宣讲报告。报告会由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副书记黄士安主持。
报告中,郭杰忠以大量的史料、鲜活的案例、翔实的数据,从全会的基本情况和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全会的主要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准确把握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四个方面,对全会精神进行了系统阐释和深入解读。
郭杰忠首先介绍了全会的基本情况和重大意义。他指出,此次全会的召开,正值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因此背景特殊、时机重要;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因此主题重大、事关根本;全会回答了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刻阐述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更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国家制度、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思想、新观点,因此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可以说,全会的召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在宣讲中,郭杰忠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全会的主要精神。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重要文件,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这一重要判断,给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一重要结论,最终提出了“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这一总体目标。全会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义主制度十三个方面 “显著优势”的总结,明确了十三个“坚持和完善”,全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的优越性,也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国家制度结构和体系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
郭杰忠指出,要深刻理解全会主要精神,就要准确把握全会思想指导、遵循原则、聚焦重点、任务要求等总体要求,准确把握以2021、2035、2049三个时间为节点的总体目标,准确把握《决定》提出的13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尤其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决定》中所提出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要求、目标和任务,更要主动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坚决执行。
郭杰忠表示,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不断完善和发展,让制度处于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状态当中,就是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不折不扣地遵守和落实好全会精神。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按要求落到实处;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始终,贯穿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的全过程,确保制度时时生威、处处有效。
郭杰忠强调,全校师生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将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带入课堂、教材、学科当中,最重要是落实到实际行动里,在全校掀起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新高潮,不断助推学校事业向前发展。
报告会现场,大家或聚精会神地听,或奋笔疾书地记。宣讲中每句切中肯綮的语言、每个引人入胜的实例、每组振奋人心的数字都令在场师生振奋不已。(文/南昌航空大学 黄杨琪 编辑/孙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