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东华理工大学“返校季之最”,哪些瞬间感动了你?
特殊红五月,别样返校季。
5月6日-8日,东华理工大学迎来了返校复学的第一批学生,沉寂很久的校园终于开始人气满满。
东华理工大学校园里都有哪些硬核的防控措施?又发生了哪些暖心的感人故事呢?
让我们一起盘点东华理工大学“返校季之最”,哪些瞬间感动了你?
最周全的准备
为了确保学生顺利返校复学,学校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各部门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组织教职工志愿者防疫培训,开展疫情防控实战演练。各学院掌握防疫路数、摸清学生底数、做到心里有数。
最暖心的欢迎词
疫情隔断的是距离,却隔不断浓浓的师生情。东华理工学子依旧是书记、校长最挂心的人。党委书记柳和生、校长孙占学在“五四”寄语中向同学们表达最暖心的欢迎词。
柳和生书记:“当下的东华理工校园,春光无限,繁花正盛,只待你平安归来!”
孙占学校长:“欢迎你们返回美丽的校园,我们共同的家园!”
柳书记还通过朋友圈向全校学子表示欢迎:
最通畅的入校之路
一大早教师志愿者们就提前就位,认真做好各项核验和服务工作。东大门开启6个学生通道,2个教师通道,确保学生高效有序通畅入校。
最严格的检测程序
返校学生均按照要求佩戴口罩,保持1米间距有序报到。工作人员仔细核验、耐心引导,严格按照“昌通码验证→测量体温→学生身份核实→入校打卡”的程序办理入校手续后进入校园。
最有序的返校学生
最通畅的入校之路和最严格的检测程序,也得益于最有秩序的东华理工学子们。虽然气温高、行李多,但同学们还是能做到不急不躁,有序排队入校。
最温馨的关怀
第一批返校的研究生学长,收到了学校送来的早餐,直呼太温馨了!除了早餐,学校还为同学们准备了“521”(我爱你)健康包:5张消毒贴、2个口罩、1根体温计。
最乌龙的“开心事”
刚入夏的南昌,气温达到30度,教师志愿者们中午都不能休息,大家顶着烈日、全副武装蹲点值守。教师志愿者郭晓飞老师突然出现头晕乏力、体温异常,迅速被转移到隔离区观察。经过短暂休息和观察,很快恢复正常状态。原来是因为中午气温太高,加之防护服不透气,散热不畅导致体温异常才闹出乌龙。庆幸之余,老师们也笑成一团。为可爱的郭老师点赞!为高温下坚持工作的老师们点赞!
最负责的志愿者
在中午交接班时间,教师志愿者高彩凤老师刚脱下防护服准备换班。此时刚好密集迎来了一批返校学生,为了不让学生在门口久等,高老师又迅速戴上口罩回到工作岗位。为这样体贴的老师点赞!
最及时的增援
5月7日返校的一批大四学生,刚办理完入校手续,来不及整理行李,就报名成为防疫志愿者,冲上迎接学生返校的第一线,成为最及时的增援力量。
最专业的医护人员
虽然天很热,但还是要严格穿戴好防护装备,向最专业的医护人员敬礼!
最有力的安保防护人员
朴实的安保防护工作人员,面对镜头却露出一丝害羞。车辆引导、行李消毒、安保排查,他们都做得一丝不苟!
最体贴的宿管叔叔阿姨
寝室大厅贴上了许多隔离线,门口放置了消毒用品,宿管叔叔阿姨认真检修饮水机、为洗衣机消毒,为同学们的入住做好万全准备。
最硬核的团队
作为这次学生返校复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教师志愿者们经过自愿报名、集中培训、实战演练,全面分派坚守在南昌西站、南昌火车站、学校东门、南门以及各个宿舍楼栋。
教师志愿者们说:亲手接过一个个学生,看到他们平安归来心里就很开心,也就不感觉累了。但其实,他们要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在30度的高温下,坚持工作至少5个小时。
有些老师甚至要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9点,这支教师志愿者团队真硬核!!!
最美的校园
初夏的东华理工校园,繁花正盛,生机勃勃。
返校后的同学们很快调整了状态,他们打扫宿舍、购买物品、投入学习。
校园里也开始有了学生的身影,很快,歌声、笑声、读书声,
这些悦耳的声音就会响起。有你的校园才最美!
(图/代争争 宋振辉 尚珂 陶小娜 黄堃 文/蒋昊 郭熙宝 周露 编辑/王卉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