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今日头条 > 正文

江西财经大学喜获两项2020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07 16:39:38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江西财经大学邓辉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课题“数字社会的法律治理体系与立法变革研究”和平卫英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后扶贫时代中国城乡相对贫困统计测度与治理机制研究”成功立项。

  2015年以来,邓辉教授敏锐地察觉到大数据时代法律发展的整体趋势,研究重点由现代市民社会与公司法律治理转向现代科技治理与数据法律研究,在以数据治理为核心的数据法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同时有力推动了司法大数据实践活动和大数据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工作。2020年7月,他推动法学院从华中科技大学引进高水平数据法教研团队;2020年8月,又带领数据法教研团队饶传平教授、焦洪涛教授、杨安卓副教授、李钊博士,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中山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的相关科研机构共同协作,克服时间短、任务重、成员分处全国各地等重重困难,日夜奋战、潜心调研、精心论证、数易其稿,成功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申请工作。

  “数字社会的法律治理体系与立法变革研究”拟从国家战略性新技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出发,以法学、国家治理、数字技术等多学科理论为学理依托,以数字社会协同型法律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数字社会模拟仿真系统模型的建立为研究对象,在“总—分—总”的分析框架下,提出数字社会协同治理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以数字社会的“共建—共治—共享”为逻辑主线,提出转变投资思路,从“老基建”转向“新基建”与“软基建”,通过内嵌治理解决数字合规问题;转变管制思维,从“管制”转向“共治”与“善治”,通过责任重构解决数字信任问题;转变分配体制,从“独享”转向“共享”,通过惠益分享权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最后通过数字治理场景的模拟仿真推动立法变革,将体系建构与立法变革的理论建构落实到仿真实验与数字江西的地方立法中,实现理论汇入实践的应用。

  该项目具有宏观战略性、视角浸深性、学科综合性以及科技创新性,必将对法学研究、数字治理、法律变革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

  平卫英教授近年来一直专注于贫困测度、扶贫政策评价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在实践调研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均为国家脱贫攻坚事业提供坚实有力的智力支持。自2016年起,作为骨干成员先后承担国务院扶贫办(招标)贫困县退出核查项目3项,承担江西、四川、广西、河南、海南等省委托的贫困县退出核查评估项目近20项,共计完成120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评估工作,深入实地了解和掌握我国最真实贫困面貌。与此同时,平卫英教授先后在《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贫困测评相关论文。2020年11月23日,我国832个贫困县实现全部脱贫摘帽,站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节点上,平卫英教授及其团队重点关注相对贫困的测度和治理问题,以期为我国后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依据和参考。

  “后扶贫时代中国城乡相对贫困统计测度与治理机制研究”致力于贫困测度与扶贫政策评价研究,将客观分析后扶贫时代减贫战略转型的背景和面临的问题,对城乡相对贫困的形成历史和现实基础、理论内涵和政策选择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相对贫困的多维微观识别和宏观综合测度体系,从相对贫困的标准确定、多维测度和监测结果出发构建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丰富相对贫困治理的理论研究。为城乡相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识别流程的确定提供有效依据,为管理部门掌握我国相对贫困状况提供参考,为后扶贫时代的减贫战略提供依据和指导,提升相对贫困治理工作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文/科研处 黄金花    编辑/刘慧心)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