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走读秋收起义”进南昌航空大学校园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同时响应江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江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活动的号召,南昌航空大学教师深入江西省修水县基层调研,学习革命精神,并于近日邀请江西省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馆长欧阳理明来校,以《走读秋收起义》为题给大学生现场宣讲红色文化故事。
欧阳理明带领学生详细了解了发生在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历史背景及秋收起义爆发的全过程,并用“三个第一”总结了修水秋收起义的重要历史意义:第一面工农革命军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组建,秋收起义第一枪的打响。结合南昌“八一”起义的历史事件,欧阳理明特别说明了二者同为“军旗升起的地方”历史内涵的差异。
讲座中,欧阳理明概括了修水秋收起义的历史作用和深远影响:以修水秋收起义作为中国工农革命的起点,经由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才最终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原则。此外,在修水秋收起义中建立的士兵委员会极大地促进了工农革命军队的民主作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虽然失败,但在起义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新的中国革命道路”,这是秋收起义最重要的一个历史意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转兵井冈山,并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端。
讲座还用生动的视频资料为青年大学生展现了一个个革命烈士的鲜活故事,同学们静静聆听,感受着历史的悲壮,由衷地感叹革命先辈们“红色领带系在颈,只顾死来不顾生”的豪迈誓言。大家表示,这堂党史课的获得感超强,秋收起义所凝聚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不怕牺牲,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中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让青年大学生重温历史故事,沿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继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这才是我们学习党史的目的所在。(图文/南昌航空大学 江葱茵 编辑/周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