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学院组织开展2021年赴井冈山·赣南苏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传承红色基因。11月26日至12月9日,南昌工学院组织250余名新生赴井冈山·赣南苏区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及活动分享会。此次活动由学校总体领导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实施。
11月26日上午,南昌工学院于博雅广场隆重举行了2021年赴井冈山·赣南苏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出征仪式,学校各级领导及全体实践教学队成员参加。在出征仪式上,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宋增建将承载着红色精神的队旗郑重交付与队员手中,并对全体队员提出“修五心,行五旅”的活动总要求,指出要修立德、勤学、唯美、尚武、勤勉之心;行信仰、书香、雅致、康健、崇劳之旅。随后,队员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新生郭昕东发言,表示将会“带着坚毅和决心将前辈们的精神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在归来之日破茧成蝶,绽放青春之光彩”。
下午,实践教学队到达军运会的摇篮—永丰县藤田镇,在其广场上,李辛楠老师主持开展了《历史上的第一届军运会》专题教学,学员们认真聆听、记录。随后,全体学员参与拔河比赛,切身感受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
夜晚的井冈山东方假日酒店报告厅格外庄严,石金龙、王生茂、袁建芳、江满凤四位革命英雄后代为师生们讲述了革命前辈的英烈故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师生们如临其境,仿佛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大家为这些英雄事迹所动容,更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肃然起敬。
11月27日,迎着革命圣地的第一缕朝阳,实践教学队队员踏入烈士陵园,安静而肃穆,无声却庄严。在这里,全体队员向烈士们鞠躬、默哀、宣誓、敬献花篮。
上午9点,实践教学队来到大井朱毛旧居,在读书石前认真聆听《学习毛主席勤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理论品质》专题教学,记下心中的感悟。迈入小井红军医院,队员们深刻感受了那段不平凡的岁月,庭外松树林立,在烈士墓前队员们聆听了《为理想而战,为主义而牺牲》专题教学,鲜红的旗帜,催人泪下的事迹,铿锵有力的校训……化作一颗小小的种子,在队员心中生根发芽。
27日下午2点,教学队参观了黄洋界旧址,现场聆听了《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专题教学,在纪念碑前共诵《西江月·井冈山》,追忆红军那段峥嵘岁月,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段回忆,挑粮小道上队员们相互搀扶,共同前进,内心思索着《一根扁担》的故事,感受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
晚上,队员们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心得字字动情,句句真实,写下了内心最为真切的感受,道尽了一路走来收获的精神财富……这也正是活动的目的所在。
11月28日,一天的学习从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启,馆内陈列的大量雕塑、文物等让队员们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伟大,拳拳爱国心,熔铸在力行。
龙江书院,从昔日的红军教导队到如今阔步迈向世界一流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一堂精彩的《传承官兵一致红色血脉》专题教学让队员感受其进步,感受强军之道,要在得人的道理。
傍晚,瑞金干部学院李明胜教授为队员们做了《从中央苏区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专题教学,同学们聆听后纷纷表示:“这段历史无疑是充满艰难险阻的,但从无数的革命烈士为此铺前继后的战斗中,可以看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已经融入到了血脉和骨髓。”
11月29日,实践教学队来到了共和国的摇篮——叶坪革命旧址群,在一苏大旧址聆听“八子参军”的故事,在二苏大旧址聆听《革命圣地处处美》专题党课,队员们从一个个红色故事、一件件红色文物中感悟初心,坚定恒心。
随后,队员们来到了沙洲坝旧址群,聆听了《红色思源》专题讲座,集体朗诵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口水井穿越时空,见证了党和群众的鱼水之情,一瓢瓢甘甜的泉水不仅养育了一代代沙洲坝人民,更滋润了一代代中国人民,映照了党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29日下午,同学们来到了华屋村,现场聆听了《17棵信念树》的故事。“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青松常在,革命必胜,同学们在信念树前驻足、缅怀,凭吊英烈。随后,教学队全体成员在红军祠前进行了汇报演出,赢得了村民们的连连赞许。
11月30日至12月8日,实践教学队队员深入各二级学院各班级进行教学活动分享。分享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肖凤表示:此次爱国主义教学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体验了当年红军战士的艰苦生活,一起听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故事;黄洋界上踏在崎岖的路上,重走挑梁小道,重温那段峥嵘的历史,致敬在艰苦岁月一往无前的红军将士,学习感悟他们的革命精神和战斗意志。
据悉,这是南昌工学院连续第8年组织学生赴井冈山·赣南苏区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该校近八年共组织1500余名学生参加这一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较好的社会反响。下一步,学校还将组织召开专题汇报会,在全校范围内传播实践教学成果,让汲取“五育”营养、铸造“四爱”精神在全校蔚然成风。(图文/南昌工学院 编辑/熊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