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手党”变身“巧手匠”:400个快递盒获环保“重生”
“双十一”过后,“剁手党”的购物狂欢让校园快递点瞬间“爆仓”,快递包装盒堆叠如山,有何办法“变废为宝”呢?近日,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学院志愿者变身“巧手匠”,与附属学校的孩子们一起,将收集来的400余个快递包装盒,制作成一件件环保作品。
包装盒、裁纸刀、彩笔、剪刀、胶水……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灵巧的小手、天马行空的想法,二年级(1)班的孩子们纷纷动手操作起来。“改造包装盒,不仅能让它们‘发挥余热’,而且给小朋友们种下了一颗环保的种子。”正在帮刚成型的“小别墅”粉刷上色的志愿者罗丽娟说。
栩栩如生的熊猫玩偶、富有实用性的收纳箱、精致美观的铅笔盒、色彩鲜明的时钟模型……一节环保课下来,一件件美观而实用的作品呈现在眼前。“这是我亲手做的文具盒,以后我就用这个装文具了。”课后,二年级(1)班赵潇雨向志愿者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
据了解,我国1年的快递胶带长度可绕赤道425圈。今年“双十一”期间,南昌市收投总量已突破3600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40%。而大部分快递盒往往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集中处理,环境污染严重。
为此,该校信息学院志愿者立即行动,以线上宣传、线下入寝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回收废弃包装盒。信息学院青协王子恒告诉记者,从活动发起至公益课开展,4天里累计收集400余个快递盒。
此外,信息学院还举行了“快递盒重塑,环境同爱护”作品展览,在南区一食堂前,整齐地摆放着从小朋友手中“脱胎换骨”的快递盒。活动现场也将收集的快递盒和半成品供师生“认领”设计。“在人流密集的区域创意策展,可以号召更多人加入快递盒‘重生’行动,为环保添力。”活动参与者李丁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