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高校要闻 > 正文

江西科技学院:多彩活动迎端午 家国情怀“粽”传承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06 15:00:50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端午小长假期间,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浓情庆端午·喜迎二十大”主题活动在江西科技学院展开,师生在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中感受家国情怀。

  民族团结一家亲

  端午佳节前,该校在临水广场组织各民族师生开展趣味端午活动。节日的喜悦洋溢在每个师生的脸上。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哈萨克族、黎族、畲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等各族师生代表欢聚一堂参加包粽子活动。折粽叶、填糯米、系棉绳,大家热热闹闹包起了“民族团结粽”。期间,学校见微知著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和团委的学生代表现场诵读《离骚》选段,来自西藏的学子吾措演唱歌曲《尤克里里》。“这次包粽子活动非常有意义,既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增进各族师生的友谊,让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该校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来自维吾尔族的白尔娜依·哈力木热提高兴地说道。而在宿舍管理区,各族师生代表还载歌载舞迎端午,制作寓意“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团扇、香囊,表达对党的深情,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思政教师话传承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政课,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挖掘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奋斗之中。”端午节前夕,该校党委书记邓弘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思政课教师一同参加“庆端午迎二十大共话思政课建设”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思政课教师纷纷围绕“弘扬传统节日,厚植家国情怀”进行交流分享。大家表示,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总结提炼中华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政课,创新思政课形式和内容,促进当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认同。



  魅力社团颂青春

  学生社团游园会是该校一年一度的社团盛典。今年这届游园会在端午节前夕精彩登场。现代与传统、时尚与古韵、梦幻与科技……不一样的风格与创意上演着奇妙和融合和碰撞。全校60余个学生社团根据自身特色布置展位,向同学们展示社团文化、特色及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社团游园会根据端午节主题,分门别类设置手工DIY、绘画、诗词接龙、你来我拍等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感强、容易形成的互动体验项目,进一步增强学生社团与同学们的交流,引导培育同学们产生格调高雅的兴趣爱好和文化品味。



  国潮新风展芳华

  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开展的“国风汉韵寄情端午”活动吸引众多师生驻足观看。同学们着汉服、贴花钿、点绛唇,或撑着精美油纸伞,或手持轻罗小扇,在《盛唐夜唱》歌声中舞姿优雅灵动。紧随其后的汉服走秀,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伴随着幽幽古乐,同学们向师生展示齐腰、襦裙、直裾、大袖衫、圆领袍等不同款式的传统服饰之美,将大家带入一幅幅唯美的古典画卷。大气磅礴的汉唐舞《礼仪之邦》,更是唤醒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活动现场,趣味投壶、点雄黄酒、自制香包、猜谜赢幸运粽等趣味游戏,在传递快乐的同时,增强了师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端午粽情中国节

  该校外国语(国际教育)学院咖啡屋弥漫着阵阵粽叶清香,充满欢声笑语,30多名中外学生欢聚一堂共迎端午佳节的到来。“老师,这个粽叶怎么卷呢?”“老师,绳子这样绑行吗?”在了解端午节的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后,中外学生在老师们的帮助指导下,认真地卷粽叶、填红枣、包糯米、系粽绳……“这包粽子对同学们来说不是一件容易事,大家包出来的粽子形态各异,却还不忘在老师面前前秀一下。”留学生工作秘书曹穗蓉表示,“有的同学对自己包出来的粽子并不满意,但是他们并不放弃,而是重新卷粽叶、放米、系绳,态度认真专注,动作有模有样。”经过不断尝试和操作后,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成品。虽然包出的粽子各具风格,却传递着无限的快乐,让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一个个小粽子,流淌在每一位中外学生的心里。



  据了解,该校工会、各学院在端午佳节前夕还相继组织师生开展比赛包粽子、制作艾草花束、缝制艾叶香包、编织五彩手绳、朗诵传统诗词、绘制主题手抄报、端午主题征文、拍摄端午祝福微视频等系列文化活动,让师生走进端午、体验端午、品味端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滋养。(图文/何强江    编辑/王骋宇)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