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高校要闻 > 正文

“争创一等工作,涵养优良家风”---南昌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开展 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8 11:55:24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以优良家风涵养清正政风作风,南昌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近日组织开展“争创一等工作,涵养优良家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南昌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组织学院全体党委党员、纪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专兼职辅导员、学生党员、团员代表集中前往前往江西省博物馆学习参观“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风尚和作风,不仅关系一人得失、一家荣辱,也关系着党风、政风、民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如何涵养良好家风?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养料。跟随现场解说员的脚步,通过展板介绍、图文讲解等方式,走访的同志们认真学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革命先烈的家风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共产党员的家风”三个部分的主题内容



  参观期间,学院党员认真聆听讲解,一致认为:通过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丰富自身的廉政文化涵养,进一步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和使命。要充分运用好“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资源,将优良家风资源融入学院硕士点建设,为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等重点工作注入不懈动力。



  以下附上几位党员同志的参观感言

  杨冬同志:以德传家,家国同重。“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这是毛泽东的“家风三原则”。毛泽东严格的家风,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他定下的这三条原则,更是为全党做出了表率。据考证,毛泽东一共给子女写过28封家书,封封书信饱含着挚爱,行行文字寄予着深情。这些书信,大到理想、前途、事业、婚姻,小到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处处是父亲给予孩子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指导。习仲勋对子女的教育是慈爱而严格的,不允许有任何的优越和特殊,从小培养孩子节俭的良好习惯,从点滴小事做起。展馆内习近平写给父亲习仲勋的一封拜寿信,让我们读出了子女与父母间的感恩之情。

  张伟伟同志:以廉守家,俭以养德。方志敏以共产党人高尚廉洁的品格,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处理家庭、亲友关系,亲人们都坚定地支持他的革命事业,子女晚辈也继承先辈遗志,弘扬清贫的家风。方志敏烈士在江西领导革命时,他的亲属生活非常困难。有一次,方志敏的婶婶带着他的母亲金香莲,走了几十里山路找到方志敏,想让儿子拿点饷银给母亲做条裤子。方志敏含泪告诉母亲:“我是省苏维埃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饷银嘛,将来会发,现在没有。家庭生活困难我也知道,但都是暂时的艰苦,将来会过上好日子的。”方志敏同志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这种“清贫”的家风,值得所有党员、干部学习。

  刘苗同志:以严治家,公私分明。焦裕禄的大女儿焦守凤初中毕业后,没能考上高中,兰考几家单位提出为她安排工作,话务员、教师、县委干事……但很快被父亲泼了冷水,“书记的女儿不能高人一等,只能带头艰苦,不能有任何特殊”。于是将她安排进兰考的食品加工厂当临时工,在最艰苦的岗位上进行劳动改造。“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这样一条近乎苛刻的原则,焦裕禄融入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里,让它成为焦氏家风中最引人瞩目的闪光点。



  参与走访的党员同志们认真聆听这些革命先烈和优秀党员的家风故事,感受他们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在一个个事迹中感受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汲取“忠孝礼义仁智信”的修身要义和生活智慧。(图文/南昌工学院    编辑/廖邦旋)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