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高校要闻 > 正文

“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与对外技术援建示范案列——校企联袂拓展海外“试验地”,江西现代职院师生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15 15:51:06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高职教育国际化新形势,立足学校专业群优势,依托校企合作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双循环”拓展海外技术服务与人才就业的“试验地”,以师带生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薪火相传持续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培训海外员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取得显著成效。

  一、产教融合,拓展海外“试验地”

  201810月,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西省国资委出资监管大型国有企业——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旨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开展国际化办学,致力于全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2021年学院教师周正超驻中国江西国际(肯尼亚)有限公司办事处工作,协助处理招投标文件和对外经济援助工作,在境外项目中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的工作。20228月和10月,学校分别选派建筑工程分院毕业生万强和李游,入职江西国际(肯尼亚)有限公司肯尼亚内罗毕海泽瑞供水项目和肯尼亚国会议会研究和培训中心项目,协助项目部开展施工现场班组协调和外籍员工管理、现场放线查验、材料物资管理等工作,并受学院培训计划安排,因地制宜就地开展适合外籍员工需求的工程施工培训,为肯尼亚培养掌握新技术的建筑施工实用技能人才。



  二、深化共建,联通共享建设成果

  学院教师周正超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境外招投标工作,团队分别中标了肯尼亚议会研究和培训中心项目(3500万美元)、肯尼亚乔莫肯雅塔航站楼新增电施工项目及KISUMU机场扩建项目(500万美元)、肯尼亚技术大学教学楼T&I项目(1000万美元)、肯尼亚国立海岸理工学院海上运输及港口物流培训中心(世行项目520万美元)等多个工程建设项目,并为学院积累了师生参与海外项目的宝贵经验,助力学院培养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在境外期间,他走访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组织中资企业——中江国际走进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积极参加肯中经贸协会及肯华侨商会的活动,为受旱灾民众捐赠物资,肯尼亚国家电视台KBC作了赈灾捐赠报道(https://youtu.be/y-tGvUZZGV4)。周正超受邀参加内罗毕大学UON基金会成立仪式,个人代表学校赞助内罗毕大学基金会1万肯先令,引荐森大国际(著名中资境外非洲企业)与学校签订海外校企合作意向。高质量的共建成果,得到中肯双方高度认可,202212月,周正超受邀参加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组织的肯尼亚留华同学会庆典,代表肯中资企业与肯国民议会肯中友好小组、肯教育部官员、留华同学代表作交流分享,探讨进一步加强企业、高校与肯留华学生的深度合作。



  三、校企合作,技术援助延伸境外

  国际校企合作,既要挖掘企业导师对在校学生的实训指导作用,更要发挥高校教师过硬的专业技能、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拥有教书育人本领的特长为外籍员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系统的培训。20223月,周正超受中江国际肯尼亚办事处委派赴肯尼亚蒙巴萨苏丹皇宫(SultanPalace)管理和培训当地员工。他在项目管理中利用专业知识,制定了员工的上岗工作、工资发放、合理诉求、违纪处理、解除合同、劳保福利和生活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使项目管理与培训的工作适合外籍员工的诉求,为海外项目的属地化管理打下基础。



  2022511月和20234月,周正超带领李游、万强组成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境外技术服务团,陆续前往肯尼亚国会研究和培训中心项目组,以“中文+专业技能”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学校优势专业,对公司中方员工及肯尼亚当地员工分别开展了《肯尼亚的移民法》、《肯尼亚的劳动法和法规》、《税务合规、争议解决和关系管理》和“中文+钢筋工”专项职业技能提升短期培训。团队成员李游、万强分别常驻项目部因地制宜地根据项目进度,与学校衔接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就地开展适宜的相关技能培训,师生接力,源源不断地为境外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在中方员工课程上,培训课程立足企业管理和员工的实际需求,注重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如关于境外员工身份合法与安全性、劳资纠纷及税务中的痛点、难点,学院教师主动对接驻肯尼亚使馆经商处和肯尼亚中国经济贸易协会,充分了解肯尼亚当地经商贸易政策,查阅相关法规条文,翻译定制开发了专门的中文课程培训资源,学生们反响热烈。

  在当地本土员工的培训课程中,结合专业特点,学院组织由黄和平、吴祥红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小组,为境外员工量身打造的钢筋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教材——“中文+职业技能”系列培训用书,以双语理论加实训实操进行本土化职业技能的培训。这些内容切合工程应用实际,覆盖了房建实际工程作业中的钢筋工岗位通识知识、安全操作知识、机械操作技能和钢筋工施工管理等环节。培训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切实有效地提高了肯尼亚本土一线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合作、产业投资、商贸出口及电子商务等,这些“一带一路”侧重的行业都是当代大学生不错的就业新机遇,蕴藏大量就业岗位,这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也为高等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从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号召,与校企合作单位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共建合作,实现海外职业教育“走出去”零的突破。青年教师周正超挺膺担当,带领学生投身时代洪流,以“中文+职业技能”助力海外本土化一线人才的培养,师生携手常驻海外,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境外科技服务队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十周年献礼,为“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贡献现代智慧和力量。(图文/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江西财经大学  赖城铖)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