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以“核”赋能乡村振兴
“社会实践怎么办?科普活动怎么干?”为解开同学们的困惑,切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校团委为正在德兴市李宅乡、瑞金市沙洲坝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们布置了一道“命题作文”——用自身专业特色服务乡村振兴。
用核故事讲好党的创新理论
思想政治宣讲是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好方式,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助推器。为了让理论入人心、宣讲接地气,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群众身边、贴近群众生活,赣核青年志愿者们以“党领导下的核工业发展史”为题,通过把党的创新理论、决策部署具象细化为核工业发展中的一系列小主题、小故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讲述中国核工业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再到自主研发的发展历程,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用核技术服务农业农村发展
“核农学是介于核科学与农业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研究辐射遗传和育种学、放射生物学、辐照保藏技术、示踪原子应用等。”为了将高深莫测的核农学让村民伯伯们也能听明白,赣核青年用一根放大了300万倍的头发丝,引领着村民们探索“核”从原子核处来的科学原理,科普“核”在“农”上的应用。他们绘声绘色的展示和声情并茂的宣讲,让现场观众耳目一新。活动结束后,村民刘凯文深受感触:“原来核工业还能如此‘接地气’。这种听得懂、听得进、愿意听的科普真的是多多益善。”
用核创意引领儿童树立理想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志愿者们结合农村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自发组织开展“核课堂”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群体作业、学业帮扶,还将全国“核+X”创意大赛东华理工大学选拔赛评选现场搬至课堂,邀请小评委揭开“核”的神秘面纱。
志愿者通过翻转课堂、线上线下互动融通的形式,极大提升了核科普活动的参与感、体验感与获得感,进一步引导儿童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长为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用心用情办,在广阔大天地中干。”经过实践锻炼和基层磨炼,赣核志愿者们也找到了两个问题的“答案”: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地方资源优势,以“听得懂、听得进、愿意听”的故事和方式助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既打通思想理论传播心理上、道理上的“最后一公里”,又打通高校“大思政课”地理上、物理上的“最后一公里”。(文/欧阳威图/邹江云刘安编辑/罗星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