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青春足迹踏热土 红蓝暖色绘新余
七月的赣鄱大地,热浪翻涌,青春正燃。东华理工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薪火青年”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江西新余高新区,通过志愿服务、产业调研、科普宣传等形式,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篇章:触摸历史温度,信仰扎根心田
实践团队以追寻红色足迹为的初心,在水西镇沙陂村红三军团战斗的旧址,聆听老党员廖金城讲述“一件军大衣”的感人故事,并重温入团誓词。在九龙山乡革命历史展陈中心,泛黄的烈士证明书、断裂的钢笔、磨破的布鞋等珍贵文物,无声诉说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当看到牺牲时年仅十几岁的烈士名录时,队员们情不自禁地眼眶泛红。
在星河社区、石岗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队员们创新形式开展红色教育。通过教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指导制作红色主题手工艺品等方式,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牢牢扎根。
蓝色篇章:探秘“锂”想之城,感受创新脉动
走进新余这座“锂电新城”,产业调研分队的同学们直呼“开了眼界”。在赣锋锂电展厅内,队员们深入了解锂矿石“蝶变”为高端锂电池的全产业链发展历程。“从单一提取锂到如今实现废旧电池全组分高效回收,每一步突破都是攻坚克难的成果。”赣锋循环科技总经理在讲述团队“二十年磨一剑”的故事时说道。朴实的话语中透出的自豪感,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自主创新背后的那份坚守与执着。
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邱建丁在调研现场勉励青年学子,要立足专业所长,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暖心篇章:播撒知识甘霖,传递邻里温情
实践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石岗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淀粉遇碘伏变蓝”“大象牙膏”等趣味化学实验让孩子们惊叹不已;防溺水操教学、趣味素拓游戏,既普及安全知识又增加邻里情谊。在非遗漆扇制作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创作出各具特色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社区科普讲堂上,队员们用生活化的语言讲解“醋和小苏打反应”“细菌繁殖”等科学原理,居民们频频点头称赞,“原来生活里藏着这么多学问,真管用!”临别之际,队员们还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展敬老活动,为社区高龄老人包起了饺子。擀皮、拌馅、捏合、煮饺、分装……一盒盒饱含心意的饺子被亲手送至老人家中。
从红色教育基地到现代化工厂,从社区活动室到居民家中,“薪火青年”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民情,以专业服务社会,在新余大地上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图/东华理工大学 杨雪 陈璟璇 曾源媛 文/东华理工大学 贾丽娜 编辑/范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