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 让青春在社会实践中闪耀
7月初,东华理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红色电波”社会实践队赴宜春市铜鼓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红色铸魂、志愿服务暖心、科技赋能助农、文化传承润心,在革命老区书写青春答卷。
追寻红色足迹,筑牢信仰之基
在党的104周年华诞之际,实践队走进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队员们通过参观珍贵文物与历史影像,深切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在艰苦朴素精神研学基地,实践队员聆听“长林长红”三线建设故事,参观焦裕禄雷锋事迹展陈,听取苏区干部作风讲述,接受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教育。
支教科普进乡村,基层服务暖民心
在铜鼓镇小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实践队员为社区孩子打造了“科技启蒙+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特色课堂。通过机器人展示、秋收起义故事讲述、红歌传唱、剪纸教学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科技魅力与红色文化的交融。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团队开展了“心理健康青春行”系列活动与专项调研,通过专题讲座、互动游戏、心理疏导等方式关爱儿童成长。此外,队员们还在铜鼓县和美家园社区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服务,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
科技赋能助振兴,红脉调研促发展
实践队深入小山村、黄田村和望湖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生产现状,运用专业知识向农户普及智慧农业技术,传播科技赋能农业增效新路径。同时通过走访座谈、史料整理等方式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撰写的调研报告将为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以青春智慧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匠心传承续文脉,古法造纸悟匠心
在非遗古法造纸研学工坊,队员们化身“传统匠人”,亲身体验蔡伦古法造纸的全流程。从蒸煮舂捣原料到抄纸烘晒成型,每一道工序都让青年学子深刻感受到传统工艺的匠心独运。亲手制作的纸张不仅承载着文化记忆,更坚定了队员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
此次铜鼓之行,东华理工大学“红色电波”社会实践队在红色教育中坚定信念,在乡村服务中传递温暖,在科技助农中贡献力量,在文化传承中守护根脉,用青春汗水谱写了新时代的奋斗华章。(图文/东华理工大学 曹林 李磊 江思军 编辑/范俊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