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上廉花”映初心 “行走思政”淬青春 ——江西机电职院“小青莲”社会实践队开展“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探寻廉洁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新路径,6月30日至7月6日,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小青莲”社会实践队奔赴南昌、九江、景德镇,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廉馆启思青莲初心烙“釉彩”
实践首站,南昌廉文化馆为队员开启“学廉”第一课。校党委书记季强以“青莲”意象开篇,讲授了一堂沉浸式廉洁思政课。馆内的VR廉政体验、古今廉吏互动展陈,让“心若青莲,身正行远”的理念深深植入队员们心中。季强书记还巧妙地将陶瓷工艺与廉洁要求相结合,他讲到:“景德镇匠人‘过手七十二道方成器’,道道严谨,正如同党员干部需千锤百炼,方能铸就‘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在此,青莲之“净”与匠心之“精”交融,为学子烙下深刻的廉洁“第一道釉彩”。
重走足迹感悟文脉溯廉源
团队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走进九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实地了解公园的建设与生态修复成果,切身感受长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时代价值,深刻领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及“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的深远意义。随后,队员们探访了周敦颐纪念馆、景德镇浮梁古县衙与荷塘乡廉政教育基地,追溯廉洁文化的历史根源,探寻其深厚底蕴。
瓷都淬炼窑火匠心铸廉魂
在瓷都景德镇,队员们深入中国陶瓷博物馆、陶阳里街区、古窑博览区,系统梳理陶瓷文化脉络,重点探寻其中的 “匠心廉韵”。在御窑厂遗址内,严格的“官窑制度”——进贡瓷器需刻上工匠姓名以便实名追责,这一制度引发了师生们的深入思考。人工智能专业学生郑艺感慨道:“这堪称古代‘廉洁责任制’的雏形!”在省级非遗传承人周国生工作室,周老师一边绘制青莲,一边阐释其中的道理:“画瓷需‘心静、手稳、力匀’,毫厘之差则前功尽弃,如同机电强调的‘精准操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守艺如守廉,贵在一个‘守’字。”队员们亲身体验拉坯、刻花等工艺,从 “泥做火烧” 的淬炼过程中,深切感悟到 “成器如做人,百炼方成钢”的人生哲理。
青年之声陶瓷故事传自信
研学成果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队员们化身宣讲员,在古窑遗址、御窑博物馆等地,围绕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等主题开展现场宣讲并录制视频。他们通过讲述陶瓷故事、解读廉洁密码、弘扬匠人精神,将文化自信与青春责任传递给广大公众,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守护文化根脉、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担当。
深研献策青春智慧护文脉
实践的落脚点在于 “行”。队员们带着研究课题,走进景德镇陶瓷大学进行交流,并前往陶溪川市集、陶阳新村等地,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倾听青年陶艺学子与匠人的心声。一位受访匠人坚定地表示:“感召青年,化嘱托为行动 —— 加油干、努力闯!为瓷业振兴、文脉传承注入活力!”此次调研获取了珍贵的一手数据,为今后陶瓷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知行合一淬炼担当展作为
活动接近尾声时,实践队召开了总结会,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复盘与提升。此次“文化赣鄱行”,“小青莲”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通过沉浸学、深度研、创新讲、务实做,探索了廉洁与陶瓷文化融合的青春路径。队员们在知行合一中锤炼清廉品格、坚定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实际行动,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江西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澎湃青春力量。(图文/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李爽爽 编辑/邹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