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嘹亮砺初心 机电匠心映井冈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红创匠心”实践队开展红歌主题实践之旅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热血与信仰。红歌,作为这片土地孕育的“红色基因密码”,承载着峥嵘岁月的温度。6月13日至21日,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红创匠心”实践队踏上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在“井冈情·中国梦”全国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以红歌为精神纽带,开启了一场涤荡心灵的红色征程。九天时间里,铿锵的红色旋律与鲜活的革命历史交织共鸣,将信仰的种子深植于青年心田。
实践之旅在激昂的红歌声中拉开序幕。“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走向复兴》的雄壮歌声在风采展示环节响起。歌声不仅是团队风貌的展现,更是新时代青年许下的复兴誓言。
专题教学《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课堂上,钟国华老师深情讲述池煜华、段桂秀守望红军丈夫一生的故事。当老师清唱起《一生守望》,“一生守望他,青丝到白发”,那如泣如诉的旋律,让坚贞与信仰穿越时空,湿润了年轻学子的眼眶。聂槐妆巧送食盐支援红军的机智英勇,在故事的讲述与红歌的回味中,具象化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生动教材。
队伍踏上“红军的一天”体验征途。山路崎岖,雨雾弥漫,队员们高唱《强军战歌》,“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嘹亮的歌声穿透雨幕,驱散疲惫,凝聚起互助前行的力量。抵达坝上村烈士家属李祖英家中,队员们聆听其祖父李林甫为毛主席送战马的动人往事,在亲手烹制红军餐的烟火气里,围坐齐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罗咳”。朴素歌声中,革命岁月的艰辛与军民鱼水深情,无声浸润心田。
当夜幕降临,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党课点燃激情。《映山红》的深情期盼、《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的欢快坚定、《强军战歌》的豪迈气势在夜空下交织回响。八角楼前,队员们凝视照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天窗”之光;黄洋界上,冷雨扑面,当年红军“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豪情仿佛在风雨中激荡。红歌成为解读历史密码的钥匙,让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愈发真切。
实践中,队员们自主探索的脚步遍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峥嵘画卷、南山火炬广场的壮阔视野。在习近平总书记曾考察的神山村,打糍粑的“咚咚”声里,队员们亲身体验乡村巨变,感悟革命老区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
结营仪式上,《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青春誓言响彻会场——“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这不仅是实践的尾声,更是新征程的号角。九天井冈行,红歌如一条奔腾不息的精神血脉,在理论学习中淬炼思想,在重走红军路时磨砺意志,在革命故事里升华情感。
齿轮转动的“匠心”追求与红歌承载的“红心”信仰,在井冈山的沃土上深度融合,锻造出新时代青年独特的精神气质——既有对革命传统的虔诚守护,亦有面向未来的创新锐气。红歌激荡,匠心筑梦,这曲由青春唱响的井冈山回响,必将汇入民族复兴的壮丽和声,激励着机电学子在强国路上奋勇前行!
(文/高妍 程雨蝶 周理 图/高瑞 殷家豪 翁莹怡 编辑/朱旭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