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高校要闻 > 正文

井冈铸魂强国防 青春逐梦传薪火——江西科技学院暑期大思政红色实践赋能大学生国防军事教育活动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9 12:21:04


巍巍井冈,峰峦叠翠间浸染着红色记忆,溪流潺潺中回荡着革命回响。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全面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背景下,江西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45名师生以“传承红色基因 强化国防意识”为核心,在井冈山开展了一场为期五天的暑期大思政红色实践活动。这场“行走的国防课”,用红色资源作教材、以现场教学为载体,让青年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历史、感悟责任。

启程悟初心:筑牢国防认知根基

该校思政课教师辛绍南的《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课程的开讲,为此次国防教育奠定坚实理论基石。他以全景式叙事,系统梳理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历程——从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的艰难起步,到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的探索实践,生动还原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环境中创建革命根据地、组建人民军队的艰辛,清晰阐释这段历史对革命事业的转折意义与开创价值,让“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信念在学生心中悄然扎根。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内松柏凝翠,祭奠先烈仪式庄重举行。默哀、鞠躬、敬献花圈,每一个动作都饱含师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辛绍南在纪念堂、碑林前展开现场教学,望着墙上的烈士名录动情说道:“正是无数先烈用生命筑起国防长城,才换得我们今日的和平与幸福。”随后,同学们走进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思政课教师危章诚以“星火利刃:解析艰苦奋斗精神的基因密码”为题,讲述毛泽东同志在此居住工作的点滴,再现红军当年应对敌人围剿、克服粮草装备短缺的困境。围坐于旧居庭院中的同学们低头沉思,不禁感叹:“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就是当年最坚实的‘国防力量’,如今我们建设国防,更要传承这份坚韧。”

地标学党史:汇聚国防精神动能

在被誉为解放军“军政院校的摇篮”的龙江书院,思政课教师付帆以“重温朱毛会师历程 不辱我军历史使命”为主题展开现地教学,详细解读朱毛会师的重大意义:“这次会师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事力量大幅增强,正式创建中国工农红军,开启井冈山斗争的全盛时期,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同学们的目光在书院的砖瓦草木间流转,仿佛穿越时空见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对“团结就是力量”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理解,投身国防事业的决心愈发坚定。

八角楼的灯光下,一场特殊的教学活动温情开启。思政课教师朱樱琼以“八角楼的灯光指航程”为主题,带领同学们在毛泽东同志曾居住的房间内,诵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节选、重温课文《八角楼上》。“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坚持调查研究、写下光辉著作,为革命指明方向。”学生代表分享时感慨,“这启示我们,国防建设既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科学决策是国防建设的智慧源泉。”在这里,“实事求是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化作国防教育的鲜活教材,让同学们对国防建设的科学方法有了全新认知。


黄洋界的教学成为本次国防教育的“重头戏”。“当时红军兵力不足一个营,却凭借险要地形和群众的全力支持,成功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思政课教师梁可围绕“依靠群众求胜利”主题,在炮台遗址前详细讲述黄洋界保卫战的历程,其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深刻领悟“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真谛,也更加清晰认识到全民参与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

精神淬品格:涵养国防责任担当

荆竹山的雷打石旁、大井的残墙边,思政课教师朱玉以“加强纪律性 革命无不胜”为题开展纪律教育课。她通过讲述毛泽东同志进驻大井、宣布三大纪律、改造袁王部队,以及坚持每日读书学习的故事,引导同学们养成勤于学习的习惯,培塑严守纪律的品质。

走进小井医院旧址,思政课教师全秀以“革命气节教育”为主题展开教学。在讲解红军医院建设历程时,她重点讲述医护人员在缺医少药的困境下,用草药、竹筒制作简易医疗器械,克服重重困难救治伤员的感人事迹。在小井红军烈士墓前,同学们再次低头默哀,心中已然懂得:国防的强大,不仅在于先进的武器装备,更在于一个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脊梁。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红色家书品读活动让国防教育直抵心灵深处。同学们纷纷表示,革命先辈舍小家为国家的深情,让自己真切意识到国防不仅是军队的事,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感恩家书诵读环节,同学们将对祖国、父母、老师的感恩之情融入文字,让国防意识与家国情怀自然交融。

传魂赴新程:照亮国防前行之路

“黄洋界保卫战告诉我们,国防不是军队的‘独角戏’,而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五天的井冈山之行让我明白,井冈山精神与国防观念一脉相承。无论是革命年代的艰难斗争,还是新时代的国防建设,都离不开坚定的信念、严明的纪律和群众的支持。”“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为强国强军贡献青春力量。”在“薪火井冈魂,逐梦新征程”演讲比赛与总结分享环节,同学们结合实践经历,畅谈对国防建设的感悟。辛绍南在总结时深情寄语:“希望同学们把井冈山精神带回校园,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树立‘强国必有我’的坚定信念,让国防意识成为青春成长中最鲜明的底色。”

当同学们挥手告别井冈山时,行囊里装满的不仅是难忘的红色记忆,更是沉甸甸的国防责任。这场国防教育之旅,让井冈山精神成功转化为青年学子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为培养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青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玲玲介绍,此次活动推动学生从“知国防”到“爱国防”再到“护国防”的转变,更探索出“红色资源+沉浸式教学+实践转化”的国防教育新模式,为学校深化立德树人、以红色文化赋能国防教育写下生动注脚。

(图文/江西科技学院    编辑/邹奕)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