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足迹探寻大国粮安密码——江西工贸职院师生赴河南省南阳市开展暑期调研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领会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干部师生深入乡土,厚植“粮安”情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8月11日至15日,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新谱,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谢继勇率领“大国粮安二分队”一行15人,前往河南南阳,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开启了探寻“大国粮安密码”的征程。
重走足迹:守护水脉粮脉,共担使命荣光
水是农业的根本,守护好水源,就是守护了粮食的根基。调研队首站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眼前,壮阔的渠首工程气势恢宏,清澈的水流奔腾不息,滋养着沿岸的肥沃土地。队员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曾走过的路线前行,每一步都带着敬畏与思考,大家不时停下交流感悟,深刻体会到守护水脉对保障粮脉的重大意义。
在“江山论”广场,红色标识醒目耀眼,与蓝天相互映衬。思政部老师王晓歌抓住这一契机,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思政课。他结合广场的寓意与周边的景象,深入阐述了江山与人民的紧密联系。队员们认真聆听,在这庄严的氛围中,深刻领悟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所蕴含的使命与担当。
探访产业链:深耕生产一线,解码循环密码
“从饲料加工到粪污利用,每个环节都关乎粮食资源的高效循环。”带着对水脉与粮脉关系的思考,调研团队深入内乡县农业生产一线。走进河南牧原集团生产车间,现代化的设备与流程展现着养殖与粮食转化的紧密联结;高标准农田里,农机穿梭于成片玉米地间,勾勒出丰收的图景;物流产业园中,粮食流转的高效节奏与仓储基地里堆积的谷物,让人真切体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踏实。
在安粮合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物技术在粮食加工领域的应用,充分展现了产业链的创新活力。调研队一路走、一路看,仔细观察每个环节,深入洞察“藏粮于技”战略在实际生产中的生动实践,努力探寻粮食产业链的循环发展密码。
科技与文化:融合古今智慧,筑牢粮安根基
离开生产一线,调研队聚焦科技赋能粮食产业的生动场景。在想念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机械臂精准操作,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行,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在河南标点食品有限公司,队员们不仅参观了先进的生产线,还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展开座谈会,围绕食品加工技术创新、粮食资源高效利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队员们品尝着新鲜出炉的产品,在互动中对产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调研第四天,队员们来到镇平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各式各样的先进农机展示了现代农业强大的装备支撑;走进贾宋镇天顺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与先进技术应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场景令人眼前一亮。种植大户孟凡秋以自身经历向调研队师生感慨:“农业大有可为,希望更多青年带着所学的技术技能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这些画面,共同描绘出科技赋能农业、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的鲜活画面。
从南水北调的水脉守护,到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探索;从科技赋能的粮企车间,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一线,大国粮安的密码,就隐藏在每一份坚守与创新之中。这次沿着总书记足迹开展调研,不仅是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的具象化理解,更是学院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有力举措。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地调研,亲眼看到了大国粮安背后无数人的努力与付出,亲身感受到科技对粮食产业的强大推动力量,倍感责任重大,将把调研中的所思所感转化为学习动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添砖加瓦,不负时代使命。(图文/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陶欣桐 编辑/石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