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高校要闻 > 正文

太古遗音存正气——古琴非遗文化走进江西科技学院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8 17:40:58

古琴是一门乐器,也是一种道器,亦是法器,更是修身之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是传统文化之重器,其丝弦上流淌的音符,承载的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近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西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脉琴社社长、江西省古琴学会会长师承于广陵派第十二代传承人徐永先生海月老师应邀到江西科技学院作古琴非遗文化讲座,带领师生奔赴一场穿越千年时光的太古遗音之旅

江西科技学院创办人、江西省古琴学会顾问于果,江西省著名文艺工作者、国家一级导演赵小元,以及江西省古琴学会和社会各界古琴非遗文化传承爱好者等嘉宾出席。讲座还吸引了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师生、来华留学生等现场聆听。

海月以《太古遗音存正气》为主题作了一场底蕴深厚的古琴传统文化讲座。她从提升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古琴艺术所蕴含的深厚精神内涵及其在提升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古琴作为四艺之首,凝聚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道德准则和思想内涵,历来为士人砥砺品格、涵养身心的有道之器。在当前全面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古琴艺术不仅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机遇,也肩负着更多和更重要的使命。”她强调,大学生学习古琴文化具有多重价值,一是文化传承与素养提升,二是心理调节与压力缓解,三是美学教育与人格塑造,四是学术研究与实践价值。

琴曲赏析部分,海月导聆了琴曲的历史典故,于果、赵小元及江西省古琴学会部分会员上台抚奏《秋风词》《关山月》《流水》等经典曲目及《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小重山》《过零丁洋》《陋室铭》等诗词吟诵,为在座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们送上一场高雅古琴艺术的视听盛宴。

君子必左琴右书,琴以抒怀,书以载道。为弘扬古琴文化,海月在亲自抚奏《平沙落雁》后,以江西省古琴学会的名义向江西科技学院捐赠《图说中国古琴》丛书。通过此次讲座及琴曲赏析,现场师生对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及梅氏广陵琴韵的艺术特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海月等传承人的指导下,中外学子纷纷上台体验抚奏古琴,并表示未来将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践行者,保护与传承古琴艺术,努力推动和深化古琴传统文化交流,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魅力。(江西科技学院/何强江    编辑/黄家媚)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