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教备字〔2009〕5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展示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研究的成果,选拔最好的课参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第十一届优质研究课观摩评议会,全省优质研究课评选会于 6月9日至11日在宜春市举行。经过专家组对各设区市层层选拔上报的38节课的评选,评选出一等奖18节、二等奖20节。整个评选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取得比较好成绩的单位是宜春、上饶、萍乡、九江、吉安、南昌和新余。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 参与面比较广
一是各级组织了层层选拔,涉及学校比较多。大多数设区市先将省里统一规定的课题下到学校自评,再经过县(市、区)和设区市的选拔推荐,共推出了38节最好的课参加全省评选;二是各地的积极性比较高,参与人员比较多。各地踊跃参加优质研究课评选,除参赛教师之外,还有设区市的教育局长,各级装备站站长、教研室人员、学校领导和指导教师等参加了会议,观摩比赛和听专家点评,参加人员共达150余名;三是参赛课的学科有所扩大。本次比赛评选的学科不但有小学数学,还有小学语文,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改进教学手段在有关学科课堂教学的成果。
二、 效果比较好
一是各个环节扎实紧凑,富有成效。参赛教师课前5分钟说课, 40分钟上课,课后5分钟对学生测评,课间插入“观摩教师便条评议”,最后专家进行总评等等,每个环节井然有序,紧凑而有成效;二是促进比赛教师专业成长。不但上课比赛完全按照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有关规定进行,而且聘请了专家评议和点评,比赛教师感受较多,启发较大,受益匪浅;三是达到了学习培训的效果。大家共同观摩、评议和听专家点评,不但明白了每节课的长与短,而且接受了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研究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既是评选过程,又是观摩、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也是一次师资培训过程。
三、体现了课程改革特点
参赛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全身投入探究发现过程,手脑并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教学的过程、方法和效果都发生了变化,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减负的着力点。希望各地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装备资源使用研究,帮助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为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努力。
附件:《江西省2009年优质研究课获奖名单》
二○○九年六月十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