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等学校,各职业院校: 近些年来,根据省委的部署要求,全省高校广泛开展省情教育活动,激发了大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江西的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现就继续加强全省大中专学生省情教育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做好大中专学生省情教育工作的意义 省情教育是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国情教育地方化的具体实践。开展好省情教育,有利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江西灿烂辉煌的历史,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江西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江西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未来,帮助大学生增强对家乡的认知度、自豪感、荣誉感和认同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极大热情。全省各高校、各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做好大学生省情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要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开展省情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落实省情教育师资、课程、课时、教材和实践活动。 二、要进一步提高大中专学生省情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开展省情教育,要按照江西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这一基本脉络,深入开展江西辉煌业绩和经验启示教育;重点加强当代江西发展现状教育,特别要加强改革开放以来江西谋发展、谋崛起、谋富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教育,用江西实现崛起取得的巨大成就,用改革开放创造的时代精神,用江西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红色资源教育学生,要把“信念坚定、纪律严明,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江西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对教学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吸纳新的省情研究成果,增强教育内容的科学含量。要紧密结合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发展升级 小康提速 绿色崛起 实干兴赣”战略部署,联系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理论学习与指导学生认识社会、分析现实相结合,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江西绿色崛起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多样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大中专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突出课堂讨论环节,扩大学生的参与度。要与开展“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江西省情的感性认识。要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进社区”等,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江西、了解家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风景这边独好”,增进对江西的情感。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使学生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要进一步加强大中专学生省情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高校,各中职学校要重视好省情教育,加强对省情教育的领导,要结合实际,在“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渗透省情教育,计算相应的学分或教学工作量。2014年,江西人民出版社新修订出版了《魅力江西——江西大学生省情教育读本》,各高校,各中职学校可根据情况选用,(联系人:江西人民出版社张珊珊,电话:0791—86898753;手机:13607005188)。要建立和完善省情资料库,及时收集整理最新的省情资料,努力使省情资料成系列、成规模,力求详尽、生动。要加快省情资料数字信息化建设,重点依托基础好、研究力量雄厚、管理规范的高校搭建信息化平台,努力实现全省教育系统省情教育资源共享。要培养一支过硬的省情教育队伍,及时把那些具有广博的省情知识和宣传能力突出的校内专家吸收到省情教育队伍中来。 各高校省情教育开展情况,请及时报省教育厅社政处,各职业学校省情教育开展情况,请及时报省教育厅职成处。
江西省教育厅 2014年5月 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