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 > 思政前沿 > 正文

思政前沿(第12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30 22:26:27

思  政  前  沿

第3期(总第12期)

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3月20日


目  录

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论述金句…… (1)

二、宜春学院:教师自主探索双语上思政课…………………… (6)

三、九江学院:评选首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8)

四、南昌职业学院:“三开一促”谱写思政工作新篇章………(11)

五、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探索“三进两全”思政工作模式……(14)

六、上饶师范学院:学术专著《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出版………………………(1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论述金句

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就是这种民主最基本的体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

我们应该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

完善政党协商制度决不是搞花架子,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真诚协商、务实协商,道实情、建良言,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努力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实效。

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同时,基础非常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基层就是党支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要有千千万万优秀基层骨干,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好各项工作。

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

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路虽然还很长,但时间不等人,容不得有半点懈怠。我们决不能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乐而忘忧,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宜春学院:教师自主探索双语上思政课

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昊老师给学生上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创新性采取双语教学方式,引发关注。

立足兴趣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

学校要求思政课在分类教学的思想指引下,体现精彩和兴趣。吴老师就此开始探索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他常常思考如何一举两得,既能使学生学习“概论课”知识,又能让他们英语水平得到锻炼,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英语与“概论课”进行碰撞,灵感得益于一次与英语专业学生的交流。

后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吴老师开始着手准备“概论课”的双语教学。两年多时间来,他坚持用课余时间进行“概论课”教材的编译,并多次与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老师进行沟通,他的英文版“概论课”课程教材前后修订了五稿,并仍将根据试验教学情况进行实时修订。

双语教学 “课程思政”初显成效

进入教室,纯英文的PPT,中、英文结合的授课,这不是一个英语专业课程的课堂,而是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 “概论课”教学现场。经过充分认真的准备,吴老师编撰的英文版“概论课”课程教材和英文课件均已基本完成,由他主讲的双语思政课于近日也正式开课。

“大家看到网上发的英文课件图片,确实是我的PPT,这才上到第二节课,没想到大家这么关注”吴老师坦言。特别是学生们对吴老师将英文授课引入“概论课”教学课堂,都颇感新奇。“以前认为马克思主义会很枯燥,现在把我们的外语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真是一箭双雕,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而且吴老师还特别幽默,他的课一节都不想错过。”16级师范1班的学生文娜有感而发。

打造“样板”多措并举持续探索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更是通过分类式教学、利用网络平台、依托学生社团、建立思政讲堂、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对传统思政课堂进行改革创新。吴昊老师的这种双语教学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传统的“概论课”有了新活力。此举是学校在创新思政课改革途径中的一个积极探索,不仅证明了一名高校教师在新时代有新探索和新作为,也将激励更多教师去追求去实践,将更多的创新形式融入到思政课的建设中,为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新“样板”。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利用双语课,给“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开展教学,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九江学院:评选首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九江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再出新招。

学校出台《九江学院 “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表彰办法(试行)》,明确从社会实践、学术科研、创新创业、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孝老爱亲、乐于奉献、多才多艺和全面发展等十大类,每年一次进行评选及表彰。学校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委员会,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好中选优,宁缺勿滥。新学期伊始经各二级学院及机关各部门提名推荐并层层考察筛选,政法学院王星等20名大学生和会计学院瑞华杯竞赛团队等2个集体被确定学校首届“大学生年度人物”网上投票对象其先进事迹将在校园新闻媒体宣传、公布一个月,之后结合投票结果和社会影响力等因素,学校将评选出首届“大学生年度人物”,给予隆重表彰奖励

在此之前学校在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好习惯和国学素养三大特色教育的同时,高度注重推广展示和选树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立足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建设美丽生态校园,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精神,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高校有影响的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九江学院“无人超市”诚信大学生群体是学校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诚信教育的典型代表。学校浔东校区3栋502宿舍六名女生全部考取“985”和“211”大学硕士研究生,这是学校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和有力推动校内学风建设的成效案例。对此,为更好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学校先后设置了 “叔子爱莲奖学金” “十佳大学生”“十佳勤奋学习标兵” “新华优秀大学生” “十佳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等一系列大学生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机制,致力实现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九江学院首届“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旨在深入挖掘和宣传表彰大学生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在全校营造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奋发成才的良好环境。

南昌职业学院:“三开一促”谱写思政工作新篇章

南昌职业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 “三开一促”,切实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立心铸魂开新景。学校将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情感培养结合起来,将爱心教育、良知教学和与学生促膝相谈、交流思想结合起来,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学校理事长、党委书记、校长等纷纷到自己所联系的班级开展“双体验日”活动,亲自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与学生同堂听课、同桌用餐、同享活动,深入学生当中,参加主题班会,分享人生经验,体验学生生活,与同学们共话成长。

文化育人开新境。学校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建文明校园,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早期,学校引进总政歌舞团的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经过多年的创排、重排、复排和展演,该剧已成为学校实施舞台思政教育的一种创新方式,逐步打造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新课堂”师生自我教育的“新舞台”党员干部教育的“新载体”新生入学教育的“新形式”艺术教育交流的“新机遇”服务奉献社会的“新平台”。学校理事会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拨出专项经费高标准建设党员活动室和“思政小屋”,让广大党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习活动有场所,相互交流有平台、党性锻炼有载体。

管理育人开新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坚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形成了理事会决策、行政管理、党委监督保证“三力合一”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全体教职员工始终践行“让我的真诚服务,为你的成功铺路”的服务承诺,依法执教,严格管理,行为示范,引导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的“六有”大学生。

赣台来往促交流。学校积极开展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活动。学校先后四次承办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立项的海峡两岸(南昌)民办职业教育论坛、民办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论坛、青年学生夏令营等重点交流项目;连续12年承办了全国台胞台联青年千人夏令营江西分营等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累计接待台湾青年学生和台胞来访5000多人次。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江西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分别为学校授牌“赣台青年学生交流基地”和“赣台青年创业学园”。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探索“三进两全”思政工作模式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在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聚焦学院思政工作中的现实问题,积极探索“三进两全”思政工作新模式,即“走进学生课堂、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实现“全员导师制”,打造“全息能量场”

注重环境熏染,建设有“有时空味”的墙壁文化

校园环境不仅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物理空间,还是精神的外化、文化的表征,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因素。学院着重加强校园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建设,努力创设立体、多维的文化氛围,让每一面墙都“说话”的形式让学生浸润其中,接受潜移默化能量场的熏陶、感染和影响。

走进校园,有醒目的校训、丰富多彩的标语、定制的树木花草认养挂牌、实时更新的“精神阵地”宣传栏和电子屏,还有“学思践悟”活动场地等。“有时空味”的墙壁文化,借助“墙壁”的布置来熏染整个校园能量场,把每一面“墙壁”都交给师生,使得“墙壁”面貌时时有变化,年年焕新颜,真正做到让师生有时间和空间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借助沟通渗透,建设“有互动味”的活动文化

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人际互动才能获得角色的深度体验。学院高度重视师生互动和实践体验的价值,将互动作为思政教育的核心,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思政实践活动,使思政工作的重点从“重说教的灌输式”转向“重实践体验的启发式”,从注重“外界的刺激”转向注重“内在的自省”,从“面向少数”到“面向全体”,让师生在互动体验中触动灵魂,收获成长。

“三联三创”和党员干部“双体验日”活动的开展,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使得师生之间有了更加近距离的交流,人际互动的过程就是走进学生课堂的过程,监督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就是走进学生寝室的过程,了解和洞察学生的生活;就是走进学生心灵的过程,指导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着力规范养成,建设“有人情味”的执行文化

学院大力倡导建设规范的制度文化,引导全体师生努力成为校园文化的认同者、执行者、完善者和建设者。学院成立“全员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导师”身兼“德育导师、专业导师、实践导师”,工作过程要求有内容、有记录、有台账。同时,导师工作考核由学院制定细则,各系组织开展。有温度的制度和有力度的执行,让全员导师制的落实做到了“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情”所有的老师都成为导师,所有的学生都有导师,真诚的沟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建成了温暖的幸福校园。

学院打造的“全息能力场”旨在激发师生内心自有的巨大能量场,唤醒潜在的正能量,用先进的、优秀的和健康的文化引领方向,让师生凝聚校园文化力量的进程中,始终感受到“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的温度,“学会劳动、学会感恩、学会谦让、学会自律”的态度。

上饶师范学院:学术专著《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出版

上饶师范学院张善平副教授学术专著《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正式出版。

著作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角,围绕建设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主题,系统地探讨了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发展的问题。全书25万字,基本内容由大众文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大众文化现实运行中的对峙特征、中国特色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基本维度、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的引领机制、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的形态阐释、文化产业与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中国梦”与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等八章构成

著作具有较好的问题意识,着眼大众文化形式日益多样、内容复杂的现状,深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建设中国特色大众文化这一课题的研究,体现了紧密的时代关注。同时,具有较高的学术视点,专章探讨了中国梦与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关系问题、中国梦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推进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的问题,由此昭示中国梦之于大众文化发展的方向性和统揽性。著作在研究内容上具有一定创新性,比如提出了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基本定位和基本维度,探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基本属性,揭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等等。

著作成果有助于在实践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进而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为学术界提供关于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的研究资料和成果;二是为从事文化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提供有益启迪,对于文教、宣传等领导部门在新形势下进行文化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是适用于高校大众文化选修课教学,能够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主  编:黄小华  叶仁荪

副主编:肖志华

执行主编:邓文君      本期编辑:张艳

投稿邮箱:32326094@qq.com;电话: 86765070(传真);

联系人:张艳

地址: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教育发展大厦

邮编:330038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