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学院艺写青春绘我风采暑期文明实践志愿行动案例
景德镇学院“艺写青春·绘我风采”
暑期文明实践志愿行动案例
景德镇学院紧密围绕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主题,积极开展“艺写青春·绘我风采”暑期文明实践志愿行动,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走进田野、联系群众,12名青年学子赴浮梁县王港乡和经公桥镇储田村深入开展社会调研、文化墙绘制活动,将古朴乡村、红色文化、传统美德融入墙绘艺术,以展示和谐、文明、人文、艺术的新农村风貌。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高校工作具体要求,紧密围绕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主题,开展“艺写青春·绘我风采”暑期文明实践志愿行动,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活动接受教育、铭记初心、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真正实现求真知、阔视野、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全力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二、案例概述
景德镇学院“艺写青春·绘我风采”暑期文明实践志愿行动团队结合专业实际,根据墙绘设计主题,针对工艺美术、美术学、陶瓷设计与工艺和环境艺术专业,组建了“艺写青春 绘我风采”文明实践志愿行动团队。结合社会热点。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参观座谈,结合储田乡的红色革命历史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搬上墙壁。满足村民需求。用通俗易懂的绘画的形式在墙壁上将主流价值观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让村民崇尚新风,自觉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道德风尚。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组织纪律,做好应急预案
成立景德镇学院“艺写青春·绘我风采”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工作领导组,具体落实有关工作。制定有关组织制度。要求活动小组按照“安全、有序、统一、规范”原则,做到行程规划合理有记录,活动进度高效推进。认真研究活动实施方案,针对活动路途遥远、假期高温酷暑、乡村基础设施较差、学生缺乏活动经验等问题,认真排查隐患风险,科学制定应急预案。
(二)实践内容—深入调研,创新宣传载体,助力乡村振兴
1、用调研擦亮心灵,在乡间追忆初心
7月中旬,景德镇学院“艺写青春 绘我风采”文明实践实践志愿团队探访浮梁县储田村。实践团队围绕储田村历史文化特别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以及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先后向储田村党支部书记郑新发同志请教,郑新发同志详细了介绍了抗日先遣队革命先辈们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用鲜血乃至生命谱写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传奇的斗争故事后,希望实践团队成员能够深入了解储田村文化历史,把红色精神和文化内涵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融入创意文化墙绘,传播弘扬正能量。随后,社会实践队成员参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队指挥部旧址碑铭和指挥部,旧址屋内墙壁上保留了当年先遣队书写的宣传标语约50多条。通过前期的座谈与参观,队员们对储田乡的革命斗争历史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对当年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有了较深的了解,在赞叹之余也都肃然起敬,心灵上受到了革命的熏陶与红色的洗礼。
之后,实践队成员结合前期设计的调研问卷走访了储田村村民,在调研走访过程中,队员们感慨乡村生活美好的同时,仍存在乡村文化发展缺乏“生命力”,队员们下一步将要结合座谈、参观、走访调研的成果,思考如何利用墙绘,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留住乡愁,丰富农村文化,助力储田村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2、用画笔点亮理想,在田野传承使命
团队成员结合调研成果,开展墙体彩绘服务活动,把革命历史通俗化,把美好生活艺术化,用手中的笔将储田乡的革命历史故事搬上了墙壁,利用色彩绚丽、雅俗共赏的绘画为切入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革命历史、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历史、传统美德”等多项内容,用绘画的形式在墙壁上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让村民崇尚新风,自觉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道德风尚,不断提升着农村的“软实力”,让整个乡村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使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红色革命历史知识不知不觉地融入储田的一草一木、一村一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用艺术照亮青春,在校园传递梦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题中应有之义,乡村学校应成为文化宣传的主阵地。为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团队一行赶赴浮梁县王港乡王港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墙绘制。
团队一行跟随指导老师前往我校优秀毕业生自主创立的彩绘工作室进行参观、培训。学长在介绍基本理论知识后,重点给队员们介绍了墙绘的基本步骤,要求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色彩搭配、景物协调、墙绘环境等因素。在绘制过程中结合前期的设计图案进行起型,经过定位、构图、上色、修改,富有生机的绿色森林、朝气蓬勃的大风车及可爱灵动的小动物图案呈现眼前。历经数天的创作,王港学校的食堂焕然一新,墙上醒目的标语也提醒同学们在新学期进行“光盘行动”。
四、主要成绩
(一)美化乡村生态环境,营造乡村振兴“软环境”
此次文明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为浮梁县王港乡王港学校及储田村营造了具有艺术气息的乡村环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落实,墙绘工作还会继续为村容村貌的改变贡献力量,为建设美丽乡村添光异彩。
(二)强化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艺写青春·绘我风采”文明实践志愿团队绘制校园文化墙及历史文化墙,以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绘画形式,将勤俭节约、乡村历史、红色革命故事等内容“登”上了农村文化墙,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展示我校青年学子风采,提升实践能力
文明实践志愿者在社会实践中展示了形象,展现我校青年学子风采。同时加强我院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作能力以及社会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我院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成为专业能力过硬,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四)建立了长效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与王港学校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同创建一个让大学生走向乡村的实践活动平台,形成课堂、基地、乡村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为文明志愿实践活动搭建平台,推广先进典型,加强志愿实践活动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