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程学院杨宇辰
杨宇辰,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执教15年,主持完成教学成果奖1项,获得省级教学竞赛奖4项,获南昌工程学院“青年教学之星”、“师德标兵”、“十佳青年教师”等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10余项,发表CSSCI论文7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
学生中流行一句话,杨老师“姓马”,学生们亲切地称她“马老师”。因为在学生眼中,杨老师是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心信仰、真情实感,全心投入地讲授马克思主义。
一、扎根讲台,初心不渝
她真心爱“教”,面向学生思想实际不断创新钻教改。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她十五年如一日,始终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探索,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执教以来,她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7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她担任责任教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她不断实践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结合’整合式教学法”。该教学法在教学中实践十二年,效果良好,获得了系列教学成果并在同行中进行推广。
二、春风化雨,立德树人
她真诚讲“理”,面向学生心灵困惑不断钻研求彻底。她深知要实现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征服学生的灵魂,就要努力说有深度的理、讲有温度的话、论有高度的道。她始终坚持以以解决思想问题为教学目标,在开课前下足功夫,认真收集整理学生的思想困惑,围绕青年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专题教学设计。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表现,她通过翔实的资料作古今对比、中外对比,澄清错误认识;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较量,她用事实说话、用理性追问,为学生解析“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课堂上,她设计专门环节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理论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讨论。同时,立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教学。通过不断学习与研究,她能够得心应手地将科学的理论、生动的事例、精辟的评论引入课堂之中,成为学生们心目中博闻强识、通材达识的“明星教师”,执教以来教学质量评估一直是“优秀”等级。
三、潜心科研、锐意创新
她潜心科研,理论创新永不止步。她是江西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骨干成员,南昌工程学院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成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牢固的专业知识,突出的科研实绩,在新兴交叉学科——道德心理学上的创新性研究获得了学界认可。她还注重将理论研究与社会重大问题的现实解决相结合。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出问题,其阶段性成果作为参政议政的社情民意被相关部门采纳,主持完成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结题成果被相关部门采纳。
从壮志青年到华发中年,她在思政课堂上谱写了奉献人生的动人乐章。作为教师,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她信仰坚定、追求执著,用顽强的精神、生命的力量传播马克思主义,无愧于党和人们的育人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