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引路 > 优秀思政课教师 > 正文

南昌大学: 杨换宇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29 08:38:58

扎根赣鄱大地 潜心立德树人

                 ——南昌大学杨换宇事迹

杨换宇,男,1984年10月生,河南兰考人,中共党员。201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南昌大学赣江青年学者,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与中共党史的研究。承担本科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研究生“中共党史人物研究”课程。工作以来,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潜心于学术研究,有着优秀的科研能力,受到学生与同事的一致好评。

、教书育人,勇于教学探索结硕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也是大家公认比较难教的课程。杨换宇老师的课堂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当然,这得益于他勇于进行教学探索。

首先,“十部著作VS十部电影”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他根据教材内容安排,选定十本既有学术性,又具可读性的专著,以及与课程主题相关的十部电影,要求学生进行分组阅读与观影。每次上课先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他们借助PPT进行分享汇报。由于学生汇报的书籍、电影与课堂讲授主题一致,老师能够很好地导入课程,并且便于开展课堂讨论,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

其次,“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术探究能力。比如,针对医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专业相配合,他会让学生了解近代西医的传入情况;针对建筑工程系的学生,他会补充近代圆明园被火烧、劫掠的历史,推荐学生阅读“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补充相关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近年来,杨换宇老师在教学方面,获得了许多奖励:荣获2016年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能手选拔赛二等奖;2016年江西省高校《井冈山精神教育》课程说课比赛本科组一等奖;2016年粤桂琼赣滇五省(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2017年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能手选拔赛一等奖等等。

二、教研相长,善于学术创新谱新篇

杨换宇老师秉持“教研相长”的思想理念,积极把握学术前沿,努力提高科研水平。他积极参与编写江西省高校《井冈山精神教育》课程教材《永远的旗帜: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参与的“我心目中的总书记”课题,获得了江西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

在原来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他努力拓展研究领域。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CZS047)1项;获批2016年江西省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2016RC08);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项目资助(2017M612160);获2017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立项号:JD17122)。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民国档案》《历史教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部分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三、爱岗敬业,敢于责任担当肩重任

自从入职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后,杨换宇老师积极投身于教学与科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勇于开拓进取,敢于责任担当,积极配合学院领导的工作。

在2017年学院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过程中,努力工作,暑期仍然加班加点,为学院一级博士点的成功申报,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倡议建设南昌大学“红色文化馆”,赴河南、贵州、上海、苏州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完整参与了“红色文化馆”建设的筹备、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在他的倡仪与组织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定期举办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目前已经举办十余期,凝聚了学院青年教师的学术力量,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由于马克思主义学院事务繁多,他被临时安排负责学院的学生工作。他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