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锦旗”传递“大赞许”!江西科技学院心理服务暖人心
日前,江西科技学院心理健康中心的尚国斌老师收到来访者小A同学(化名)特意赠送的一面精美的锦旗,上面印着“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十个字。
随锦旗一起赠送的还有小A同学手写的一段话。他在话中表达对尚国斌老师的感激之情:“心理咨询师是可以救人、重塑人的职业,何其有幸可以在最无助的时候遇到尚老师,感谢尚老师带我成长,帮助我走出阴霾,让我可以重新看待自己、看待身处的世界。”
一面锦旗,不仅代表来访者的感谢和认同,更代表着一种鼓励和一份责任。在江西科技学院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20年的尚国斌,接待来访者近2000人次,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擅长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等心理咨询。“这些年的工作中,接待了许许多多的来访者,他们有的是发展性问题,有的是障碍性问题,每每看到有的来访者迷茫、困惑、痛苦,甚至难以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想帮助他们的念头,而当我每次帮助他们走出迷茫、困惑和痛苦时,又有一种由衷的开心和成就感。”尚国斌老师坦言,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或承受一些过度的压力,从而导致一些心理问题,这都是正常情况,关键是要尽早去解决它,如果自己疗愈不了,还可以寻找家人、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也可以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或医院,寻求外界专业人员的帮助。
尚国斌老师的暖心服务故事只是江西科技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校构建“1234”工作模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才。“1”即打造一个温馨的心理育人环境,学校成立心理健康中心,配有心理咨询室、沙盘辅导室、音乐放松室、团体辅导室、宣泄室等功能室,满足学生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团体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需求。“2”即充分发挥两支育人队伍的力量,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级辅导员、宿舍辅导员、保卫人员、医务室人员等相关人员组成教师队伍;由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朋辈辅导员等组成学生工作队伍。“3”即建立三个育人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规划,提出“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的课程系列模式;搭建面谈咨询、网络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等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咨询服务体系;定期开展“5·25”心理健康月、“万师润万心”等活动。“4”即坚持“四个结合”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与党建思政相结合、与就业工作相结合、与资助育人相结合、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刘珍获全省第三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原创作品《做不被定义的玫瑰》获2024年江西省高校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三等奖、心理减压操节目《奔跑的青春》成功入选2024年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精品展演节目等。”心理健康中心负责人杨铃琪介绍说。(图文/江西科技学院 何强江 编辑/熊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