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高校要闻 > 正文

窑火淬青春挺膺向未来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匠心”实践队从文化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13 16:31:3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近日,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匠心”社会实践队奔赴“千年瓷都”景德镇,踏上了一场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文化传承实践活动。满怀热忱的团队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对实践的期待以及对传承文化的使命感,亲身探寻古老技艺的奥秘,用青春笔触书写文化传承的新篇章,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瓷史为鉴,厚植文化根脉

  在景德镇的中国陶瓷博物馆中,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陶瓷展品述说着一部部厚重的历史书卷。在跨越千年的陶瓷珍品长廊中,队员们跟随讲解员深入了解了从新石器时期的原始陶器,到汉唐时期初具规模的瓷器雏形;从宋代“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影青瓷,到元明清时期色彩绚丽的青花、粉彩瓷等展品背后的故事,结合AR技术全面认识了陶瓷的起源、发展、工艺演变以及景德镇在世界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承载着历史与智慧的器物,无声诉说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创新,为青年学子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提供了生动教材,夯实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触摸历史,对话非遗薪火

  在陶瓷文化国际传播交流中心——湖田瓷社,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首批“国家文化英才”青年领军人才、陶瓷非遗传承人章晨老师为队员们带来一场沉浸式文化盛宴。章老师细致解读了古陶瓷的工艺奥秘与时代特征,引导队员们触摸跨越时空的陶瓷实物。指尖传递的不仅是器物的温润,更是历史的厚重与匠心的温度,使“非遗”传承从抽象概念化为可触可感的生动实践。



  窑火映心,感悟时代使命

  在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陶瓷非遗传承人滕道洋老师工作室,滕老师以其代表技艺“高温釉”瓷板画创作为例,向队员们生动阐释了陶瓷艺术的当代生命力。他将烧瓷过程巧妙比喻人生历练与事业追求:“正如高温釉需历经烈火的淬炼方显华彩,人生与事业的成就,同样需要在时代熔炉中经受考验、百折不挠,方能绽放夺目光芒。”这番话语引发了队员们的强烈共鸣,将陶瓷技艺升华至人生哲理的层面。



  匠心初探,淬炼青春担当

  实践队成员将所学所悟融入实践,亲身体验陶瓷制作核心环节。在瓷社内,同学们专注临摹经典陶瓷纹饰,于一笔一画间体味传统美学精髓;随后在专业指导下尝试拉坯、塑形,亲身感受泥土在手中延展成型的奇妙过程。从图纸到泥坯,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深刻领悟了“匠心”的内涵,认识到任何伟大成就都离不开扎实的技艺磨砺与专注的恒心坚守。




  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队师生走进底蕴深厚的景德镇老厂小区,与社区居民同坐一室、促膝畅谈,将连日来在陶瓷文化浸润中体悟到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认同,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语,在图文并茂、生动鲜活的理论宣讲中,让深邃的理论在烟火气中落地生根,让文化的力量在面对面的沟通中直抵人心。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机电青年学子循着文化根脉探源前行,在瓷都深厚的文化之“根”与电气精湛的匠心之“魂”的交融中,深悟文化传承的魅力,更厚植了砥砺奋斗的情怀。此次实践活动,必将引导青年学子们在新起点上牢记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使命,以青春智慧浇灌理想之花,用奋斗汗水绘就担当底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上挺膺向前,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磅礴之力。

  (文/蒋轩    图/刘代英 曾佳琳 欧阳霞    编辑/朱旭鹭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