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琴:心灵之光的守护人
邹琴,江西农业大学学工处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工作至今一直在一线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她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知心姐姐;同事眼里的好伙伴;领导眼里的得力助手。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本科学英语专业的邹琴,在大学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学时,便深深被吸引,立志成为一名心理工作者。她从小性格温和,有种天然的亲和力,喜欢听别人倾诉心声,也善于理解别人。2004年以初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正式踏上了心理工作之路。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她不仅获得了个人成长和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能,也更加坚定了把心理助人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信心。
开拓局面,恪守初心
2007年,邹琴成为江西农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名专职心理老师。刚参加工作的她面临着独自一人撑起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局面。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繁重的任务,她没有抱怨和气馁,怀着当初那份对助人事业的执著,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进了工作中。给学生心理咨询、开讲座、心理普查、约谈、组织学生活动、编报纸、上选修课、处理危机事件等等,只要是和学生心理有关的,她都主动承担下来。工作虽忙碌,却也被她安排得井井有条。每一天来到办公室还是清晨,结束工作回到宿舍已是深夜。就这样,怀着当初的那份执着和热情,她在心理咨询中心一直勤恳工作,至今已经是第12个年头了。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学校大学生心理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也多次获得全省高校心理教育示范中心的荣誉。
不断学习,总结经验
为了不断提升心理工作专业技能,邹琴多年来一直坚持参加专业培训和成长小组,2014年外出访问一年。除了取得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之外,还获得了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和KAB创业讲师资质。她善于思考,从工作中总结经验,先后主持过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公开发表论文7篇。主编教材2本。她撰写的工作案例还获得了2016年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
融入学生,守护心灵
12年来,邹琴为近千名学生提供了近3千小时的个体咨询,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学生的成长。在众多学生中,有一位叫小梅的2011级学生,邹琴陪伴了她整整8年的时间。从小梅的大一到大四,从工作到考回学校读研,邹琴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和耐心换来了一个女孩的心理蜕变。
在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同时,邹琴还通过其他方式,主动融入到更多的学生群体中去。她多次带领学生团队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队期间,她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调研。因工作表现突出,曾获得“2008年度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她先后担任过生技081和文学1201两个班级,共8年的班主任工作。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被她邀请来办公室谈心,班上学生的每一个寝室,都有她的足迹;学生病了,她主动送医;学生闹矛盾了,她及时去调解。厚厚的工作记录表本上有每一个学生的照片、家庭详细情况,还有他们的理想和困惑;学生们的毕业晚会上,她为学生上台演唱送祝福,学生们纷纷冲上舞台去和她拥抱。2013年,得知有个已经毕业的学生意外受伤高位截瘫的消息,她主动捐款并联络已毕业在各地工作的班级同学一起帮助筹集医疗费,两天后赶到宜春把3万元交到学生家长手中,给学生带去鼓励和温暖。
邹琴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与学生的工作中,耐心陪伴他们,见证他们的成长。邹琴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完成心灵的蜕变,破茧成蝶,再多艰辛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带领他们走向美好的明天。心理教师,工作平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她为自己是一名心理教师而感到骄傲。她愿把毕生的经历与生命献给她热爱的事业,让生命在奉献中得以升华和完善,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关爱,润物无声。再微弱的光,也能穿过命运的高墙,她会永远做一名学生心灵之光的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