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李沐珍老师
心理咨询非常平凡,是一项需要默默付出与投入的工作,只有不求名和利,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和关爱才能沉得下心来,李沐珍同志在心理咨询岗位坚守了20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的帮助了许多大学生。
一、润物细无声,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
李沐珍同志在20年的咨询生涯中,通过各种咨询方式共接待来访的师生约6000余人次,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困惑而身心健康。成功地对近600名学生进行了危机干预,从而及时地、有效地预防和避免了许多恶性事件发生,为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做出了贡献。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要求,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做心理辅导,做到随叫随到,毫无怨言。记得2007届一位山东籍、2008届一位安徽籍男生,因家族变故等多种原因情绪非常低落,一度要休学或退学,后他们找到李沐珍老师,在李老师多次耐心开导和帮助下,走出了困境,毕业时都顺利考取了985大学的研究生,后双双出国留学攻读了博士学位,现在各自岗位上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前不久安徽籍学生跟李老师聊天时还感慨地说:“当年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今天的自己都不知道是怎样子的!”。
她接待的每一位学生,都以极大的爱心,不厌其烦的开导和鼓励他们,许许多多得到过她帮助的学生现在各行各业都是业务骨干,很多大学生都觉得她像妈妈一样的呵护学生。
二、团体辅导化解学生问题
多年来她坚持用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中的生活贫困生、学习困难生和思想困惑生(简称“三困生”)易发心理问题的特殊群体。在总题目《木桶原理和平衡发展》的要求下,设计了既有理论又密切结合实际的四个教育专题:
第一专题为《与你同行》,是为“三困生”共同设计的。着重解决他们在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上存在的心理障碍,降低他们的疏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专题为《过好幸福的人生》,是为生活贫困生设计的。让他们懂得,一个人当物质生活遇到暂时困难时,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自己的一切。那就是要坚持这样一种精神:“坎坷之身须怀壮志之情,贫困之境应无颓唐之意”;
第三个专题为《树立自信,战胜自卑》,是为学习困难生设计的。主要是让他们认识到:当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障碍而产生自卑情绪时,应该树立自信,并踏踏实实地去培养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十大非智力因素,挖掘自己的最大潜能。
第四个专题为《用兴趣开创富裕人生》,是为思想困惑生设计的。目的是让他们知道: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迷茫时,你首先就要去寻找一个真实的自我,并且赋予它理想。
采用师生互动,寓教寓乐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化解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及辅导模式,曾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的肯定。
开展的四个具有创造性的专题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教育性,不仅为“三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内容、方法和途径,而且也为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李沐珍同志20年来都以极大的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致力于心理育人,为我校培养心身健康、高质量的合格人才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在平凡中彰显了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