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高校要闻 > 正文

探寻赣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江西机电职院开展“文化赣鄱行”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13 17:21:23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子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近日,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小铁钉” 暑期志愿服务队赴万安县等地,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以赣商文化为主线探寻其历史渊源与当代传承。


  图为团队在万安县乡村振兴学院富研产业分院的合影。


  滩头藏史韵馆内探商魂

  万安县十八滩曾是赣商进行南北贸易时必经之地。在十八滩文化展示馆,队员们远远就可看到一艘标有“万安”巨型商船上坐落着一栋青砖黛瓦的房屋,这便是十八滩文化展示馆。馆内堆叠的账册、瓷器标本,无声诉说着赣商沿赣江拓商路的往事。“赣商过十八滩,不仅是闯险滩,更是守信用。”展示馆的工作人员指着展柜里的账册说。队员曾子成边观看边说到:“船夫们在拉纤过滩时,会喊着响亮的号子,体现了他们团结奋进、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与赣商在商业中所秉持的勇于开拓、坚韧不拔的精神相契合,成为赣商文化精神内涵的一部分。


  图为在十八滩文化展示馆门口的合影。


  险滩砺初心商道显担当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宋代诗人文天祥描述了惶恐滩水流湍急,暗礁密布,行船风险大的场景。为保障贸易活动的安全,赣商的商船往来于惶恐滩,须聘请滩师领航,滩师文化也成为十八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文史研究者曹飞指着江面漩涡说:“当年赣商运货,过这里要请当地船工领航,船工凭的是经验,商人们凭的是信任,从不让船工押货,工钱也从不拖欠。”队员陈伊蹲在滩涂边,触摸着一块被水流磨圆的青石:“前辈们在这样的险滩上都能守住诚信,现在的商业环境更该传承这份初心。”


  图为队员驻足观看万安县移民文化。


  图为惶恐滩头的合影。


  联正谋新局商脉续华章

  江西联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井冈蜜柚种植基地里,实践队员们注意到基地里“联翩而至,正心诚意”标语格外醒目。销售经理刘淑娟解释:“‘联翩’就是延续赣商抱团的传统,我们联合了周边十余个村庄的员工、合作社社员和周边群众尤其是贫困家庭,免费进行果树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培训、指导、果品营销工作,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在企业的展厅里,队员王书婷指着一幅数据对比图提问:“您觉得现在的技术创新和当年赣商开辟新商路有什么共通之处?”刘淑娟拿起一个印有“井冈山”商标的果盒说:“都是为了把好东西送出去。以前靠马帮船队,现在靠冷链物流和电商平台,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把江西特产推向全国的闯劲。”


  图为队员了解江西联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


  图为负责人讲解虫害远程监控系统。


  果业承薪火创新续新篇

  在江西富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树十果”种植基地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公司总经理邓兰云正拿着测糖仪,仔细检测刚摘下的翠冠梨。看到队员们到来,他笑着迎上来,指着大棚里长势喜人的果树说:“我们富晶能有今天,离不开赣商文化的滋养。”

  谈及创新,邓兰云打开手机上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老赣商敢走新路,我们也敢尝试新技术。这套系统能精准调控种植环境,比传统种植省水,果子品质还更稳定。”队员王浩提问:“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您觉得赣商精神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邓兰云沉思片刻后说:“赣商讲究‘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我们带动上千农户增收,就是把这份精神落到实处。老祖宗说‘做买卖先做人’,我们帮农户富起来,企业才能走得远,这是赣商文化教给我们的道理。”


  图为邓兰云与队员们座谈。


  图为邓兰云与队员们讲解果树嫁接。


  图为队员与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邓云兰合影。


  此次“文化赣鄱行”实践,是队员们发挥专业优势赋能乡村振兴,以创新思维激活传统文化,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队员们表示,未来将把实践收获转化为成长动力,让青春在服务基层中绽放绚丽之花,为传承赣鄱文化、助力江西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文/江西机电职院 图/张祥俊武 万莹 胡赟 陈雅萍 田思远 陈伊    编辑/朱旭鹭

COPYRIGHT © 2016 江西大学生在线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ICP
经营许可证:赣ICP备13004133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赣)字 133号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